书籍 从祖先到算法的封面

从祖先到算法

[美] 亚历山大·本特利,[美] 迈克尔·奥布莱恩

出版时间

2019-07-01

ISBN

9787521705720

评分

★★★★★
书籍介绍
狩猎采集时期的人类进化成了优秀的投掷者、咀嚼者和长跑者,而现在的我们热衷玩《我的世界》之类的游戏。作者认为,只有文化进化的集体加速才能解释这种发展。今天,我们正在追随社交媒体机器人,就像我们过去从祖先那里学习一样。我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的发展方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描述了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传播是如何巨量且瞬时地发生传播的。作者指出,长期发展的文化知识正在被在线算法大幅打折,这些算法优先考虑流行度和近因度,而如果孩子们从《我的世界》中学到的东西比从传统中学到的更多,这将是文化演变的一个深刻转变。本特利和奥布莱恩研究了今天在网络科学、预测市场和数字信息爆炸中所看到的广而浅的文化进化模式。作者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用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 亚历克斯·本特利,是田纳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 迈克尔·奥布莱恩,是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教务长。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曾与马克·厄尔斯(Mark Earls)合著《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在米德尔顿电影院
1 传统思想
创新者与模仿者
文化智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知识传播的两种模式
回顾文化和知识的变异、传播与选择的历史,为文化和知识的未来发展探索方向。与之前合著的《窃言盗行》一样好看——清爽饱满。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知识的发生是偶然的,是少数人为了解决自身环境中,遇到的那个特定的问题,发展出了某个知识。但知识的传播是必然的。因为人类的镜像神经元,能让我们快速完成模仿。并且通过模仿,来掌握这个知识。作者认为,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作效仿。它和模仿不是一回事。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而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效仿比模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效仿行为的第一条规则,叫幸存者效应。即在信息的传递中,我们不管怎么改动它,都会留下那些,跟生存有关的知识。效仿行为的第二个规则,叫社会地位效应。即一个信息越是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能够引起争议,在这个信息面前,人们就越容易忽略事实。在知识传播上,人类有一套很牢靠的纠错机制,即第三种知识传播的规则,贝叶斯规则。
核心观点:第一,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作效仿。它和模仿不是一回事。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而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效仿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原有知识的微创新,也是人类对新知识的完善纠错机制。我们经常说,一个知识或者技术,要小步迭代,也就是一点一点改进。这个小步迭代,本质上就是一种依托于效仿的微创新。第二,效仿遵循着哪些规则?①幸存者效应。即与生存有关的知识不变;②社会地位效应。即导致忽略事实。③贝叶斯规则。即因果模型,搜集证据,更新知识。
效仿和模仿不同,效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
效仿比模仿,多了个why。
1.在创新和模仿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效仿。效仿是基于原有知识的微创新,也是人类对新知识的完善纠错机制。 2.人类传播知识的规则有三个,幸存者效应、社会地位效应和贝叶斯推算。 3.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效仿的概念是比较有创新性成果的,所以学习还是要从思维过程的梳理和思考出发,而不能对结果进行单一的复制。DD
从模仿到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