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名誉的封面

名誉

[土] 艾丽芙·沙法克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521706420

评分

★★★★★
书籍介绍
每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名誉谋杀可能高达5000起。 名誉,始终是女人头上的一把利刃! 埃斯玛的母亲彭贝死了两次。很多年后,她对母亲的死仍然无法释怀。在埃斯玛对母亲的追忆中,一片片记忆碎片连缀起来,还原出一个库尔德家庭女性世代命运的坎坷。 1945年,幼发拉底河附近的一个库尔德小村庄里,纳兹挣扎在难产濒死的边缘。她已经生了八个女儿,为了有一个儿子,她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她恳求接生婆为她剖腹,孩子刚出世,她便撒手人寰。然而,这次仍是女孩,几小时后,她的女儿也夭折了。在纳兹的众多女儿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彭贝和贾米拉。这对姐妹在幼时一心同体,然而两姐妹终究抵不住命运的捉弄,*后走上了全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年后,贾米拉留在家乡成为助产师,彭贝则跟随她的土耳其丈夫阿德姆前往了伦敦。 艾丽芙·沙法克(Elif Shafak),土耳其小说家、专栏作家、学者。1971年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毕业于土耳其中东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获性别及女性研究硕士学位、政治学博士学位。已出版17本书,其中10本为小说,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被赞誉为“当代土耳其与世界文学中最出色的声音之一”。她的作品打破文化壁垒与偏见,以兼容并蓄的视野书写女性、移民、少数族裔、当代年轻人与诉诸全球心灵的故事,既有敏锐的文化观察,又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目录
献词
题记
埃斯玛
像方糖一样的名字
颜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几年前看完一部关于honor killing 的电影,此时便在沙法克的书中又重遇相似的主题。
看得我好痛苦,,、到底是幸福的家庭依赖于女人的名誉,还是女人因为名誉而受控于幸福的家庭,哈,当我们惊讶于这件事情竟然存在的时候,总有人说给我们听,它不仅存在,还真的有那么重要
第一次接触土耳其女作家的作品,讲述土耳其裔移民家庭的儿子对母亲的honor killing. 剧情中一个大反转效果不错。挥刀的人已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和一辈子的灵魂折磨,但在周边环境真正制造一个舆论地狱的邻居和亲戚却依然若无其事地过着他们的生活,继续对下一位受害者嚼舌根,流言蜚语能跨越大洋把你追到天涯海角。文化杀人。
被西方媒体赞誉为女版《追风筝的人》。作者以细腻的笔法书写女性命运世世代代的传承。 从伊斯坦布尔到伦敦,从欧洲到阿布扎比,呈现出一部生动的移民奋斗史。作者在她的故事中找到了她的城市,正如昆德拉的布拉格、乔伊斯的都柏林、格拉斯的但泽:“在这个漫游的世纪,流亡者、难民、移民在他们的铺盖卷里装着很多城市。”
贾米拉真的真的太惨了……我有点没想到双胞胎梗可以用两次,以及这本书里竟然cue到肯尼·伯恩斯。
仿佛在有史以来的社会生活中,男人总是很容易被原谅!两个不相爱的人的结合往往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以彼此更爱结尾,另一种以两人婚姻破裂为终。彭贝本可以选择拒绝和那个不爱的男人的婚姻,她的父亲本可以成全贾米拉让胞妹幸福,父亲的老观念毁了两个女儿的一生。女人要为了孩子而付出,并牺牲和奉献自己的青春,而男人不必为自己寻花问柳,放纵赌欲买单。很幸运现在的社会变得更开明,婚恋更自由、感情能自己做主,新时代的女性要更加独立,不应把希望寄托给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因为只有自己才最可靠!一生很短,愿我们都不会辜负自己的人生,好好爱自己,多听从内心的感受,别委屈了自己! 名誉很重要嘛,确实它很重要,但它也没那么重要,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得开心,而不是要活在被他人言语所左右的人生里,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才是自己的女王!
沙法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贝的一生,在名誉和羞耻的阴霾笼罩下还有一方天地留给彭贝和埃利亚斯纯洁真挚的爱情,这种爱情更打动我,也更让人惋惜。对名誉的重视和对羞耻带来的恐惧让女性在社会上只能“带着镣铐跳舞”,但是依旧有人会相信、疼爱你,是亲情,是爱情,不管是什么,共同点就是人心,人心可以杀掉一个人,人心也可以重塑一个人,后者才是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
沙法克用细腻的笔法书写了女性命运在男性暴力、父权制、文化僵化、羞耻和种族主义等复杂处境下的代际传播,而她们所遭受到的各种不同境遇,就如同书中的那条纸船,“没有水使它漂浮。没有大风能让它起航。你会认为它是水泥做的。不会去任何地方。就像我胸口的痛。”
来看看爹权害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