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创造未来城市的封面

创造未来城市

[英] 迈克尔·巴蒂(Michael Batty)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521711066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科普小书。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却未必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甚至说不清它的定义,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当然有兴趣知道,但该如何寻求问题的答案呢。我们需要研究历史,还需要借助不断涌现的新科技,我们关心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关心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关心我们的所有生活。 从探究未来城的问题出发,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城市人口增长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城市的层级结构、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城市的“脉搏”(在每日、每周、每年等周期中的表现)、城市向外的蔓延及向上的延伸(摩天大楼)、走向智慧城市的大转变等方面。 作者以“预测未来城市”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为名,实际上带我们概览了城市科学研究的思想、手段、难题和前景。 作者列出了所有城市可能有的几大类别,深入研究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而非人类具体创造了些什么。今天,城市的布局和分区变得越来越基于功能,信息网络重塑了城市的传统功能,城市成为一个交换和创新的场所。作者认为,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会居住在城市里,无论城市是大还是小,是否邻近,它们都是一直联系在一起的。在城市化的世界中,以物理边界对城市下定义会变得越来越难。 迈克尔·巴蒂(Michael Batty),英国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学院教授,英国王家学会、(英国)社会科学院、不列颠学会等多个学术共同体成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城市的计算机建模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城市与复杂性》(Cities and Complexity) 与《新城市科学》(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等书。 译者:徐蜀辰,建筑师,建筑学硕士,关注城市量化研究与数字化城市,曾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未来城市实验室全职研究助理。 陈珝怡,建筑学硕士,任职知名房地产企业创新业务部门。
目录
前言
第1章 可预测性、复杂性与创造未来
第2章 巨大的转变
第3章 定义城市
第4章 “形式追随功能”还成立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多平时关注的话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比如城市规划,比如人口增长,比如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搬家、跳槽,乃至移居,还有我们每一次出行的路线,是驾车、地铁、公交还是步行,我们的一切日常行为,都是城市跳动的脉搏。
奔着智慧城市概念来的,也还好不是完全无收获。但确实更适合充满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类读者。作者将一些经济学理念应用到城市发展分析中。虽然态度模棱两可,但一些讨论聊胜于无。
三百页大型文献综述那个条评论真的很中肯……
谈创造未来城市之前谈了过去和现在的城市,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研究城市的方法。 虽然有些话写得很难懂,比如 虽然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变化基础上的增量变化是如何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产生自己的动力的,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种变化为何会在此处发生。 但还是一本很好的涨知识的书! 书中引用了许多数据分析,告诉读者用不同标准定义城市边界与中心。
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选题,原本以为内容会大胆设想,留待未来印证。事实有些失望,正如作者对本书的切实评价:“从某种方面而言就像一篇长篇论文,既具有思辩性,又专注技术上的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哲学为基础,认为预测是偶然的。”在这篇长篇论文里,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以及各种专业概念,诸如格莱泽悖论、冯.屠能标准模型、威尔斯命题、托布勒地理学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理论及数据部分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不过从宏观角度而言,作者对城市的认知与了解又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只能看到前方很短的距离,但我们能看到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全本书中心思想: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城市如何定义,本书也用了大量篇幅。抛开地理空间上的定义,该如何定义城市,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其实呀,本书的书名应该分开来看,创造-未来-城市。整本书反正就说这个词。
讲真,你写这书是想表达什么?就是未来的不可预测吗……
内容有启发,但翻译太烂了
“在西方,似乎每隔10~15年就会开始新一轮建设周期;这些周期基于过度投机,是与经济快速增长相关的高流动性和低利率的结果,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达到顶峰之后,繁荣就会转变成萧条。”现在伦敦就在这样的投机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