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在路上(作家榜经典)的封面

在路上(作家榜经典)

[美] 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时间

2020-04-01

ISBN

9787521714852

评分

★★★★★
书籍介绍
☆读《在路上》给予你力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传奇作家凯鲁亚克的传奇杰作!7年在路上的传奇经历,3个星期的传奇创作!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突破300多个版本!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入选第84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十佳独立电影。 ☆传奇女诗人巫昂,2020年全新译本终于来了!原汁原味,全新插图珍藏纪念版!被誉为“复活凯鲁亚克的传神译本”! ☆新锐插画师全新手绘6幅海报级插图,生动还原小说经典场景,尺幅之间将人物、事件和环境,瞬间直观呈现,增强阅读乐趣。 ☆特别收录凯鲁亚克写给年轻人“关于生活和写作的30条建议”,句句充满人生智慧,随手一翻就有收获! “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就叫我萨尔吧。我是个年轻作家,我内心渴望自由自在,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对于我来说,唯有疯疯癫癫的家伙才有意思,他们热火朝天的生活,随时随地高谈阔论,渴望被救赎,对一切充满热情,从未懈怠或沉迷于平庸的话题,他们燃烧,燃烧,燃烧…… 肆意狂野的迪安——就是这样的家伙。我很高兴我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两手空空,就在刚才,我们决定横穿全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世界,直到找到真正的自己!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uac,1922—1969) 20世纪美国文学的传奇作家,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精神偶像。 1922年3月12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亲是一名印刷工,有着惊人的乐观精神。 凯鲁亚克童年美满,自由散漫,没日没夜在野地和河岸边闲逛,11岁时把自己关在房间,写了人生的第一篇小说。 17岁时,在当地一位诗人的影响下决定当作家,当读到杰克·伦敦的生平后,决定还要成为冒险家和孤独的旅行者。 18岁时,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创下逃课纪录,大二后辍学。此后从事轮船厨工、加油站服务员、水手、报纸撰稿人、火车司闸员、电影公司编剧、冷饮店柜员、行李搬运工、建筑工人等工作。 24岁时,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镇与城》,整整写了三年,出版后反响平平。29岁时,在结束横跨全美的旅行后,杰克·凯鲁亚克回到公寓,用了三个星期就奇迹般写完了《在路上》。 35岁时,在手稿数次被拒绝后,《在路上》终于出版,迅速风靡全美,凯鲁亚克一举成名,无数的年轻人受其影响踏上漫游之旅,“在路上”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47岁时,凯鲁亚克因病去世。生前创作的18部文学作品,历久弥新。 巫昂 传奇诗人,小说家。 先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曾在《三联生活周刊》任调查记者。2003年起职业写作,出版有诗集《干脆,我来说》《通往阳光密布的所在》和《我不想大张旗鼓地进入你的生命之中》,长篇小说《星期一是礼拜几》《瓶中人》等。2019年倾心翻译了杰克·凯鲁亚克经典代表作《在路上》,译稿出版前在作家群广泛流传,好评如潮。
目录
PART 1 1948年·春
PART 2 1948年·冬
PART 3 1949年·春
PART 4 1950年·春
PART 5 1950年·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还没想好怎么形容这版译本,像臭屁年轻人的口吻。也不是说不合适,但和我期待的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跟王的完全不是同一个味道。
期待巫昂老师翻译的这一版,之前读过其他版本,枯燥的很。老师是个有趣的人,译文应该有趣的多。
“在路上”这句贯口语,其实最早就是凯鲁亚克这本书《在路上》来的,讲的几位迷茫青年萨尔、迪安和玛丽卢在青春的躁动期为摆脱眼前的窘境和在外寻求刺激开始了开车围绕美国旅游的故事,期间各种滥交各种happy。我觉得国内电影里面能表现出那种气质的是《心花怒放》和《一座城池》这两部,一种狂欢和孤寂的混合的感觉。
实在喜欢不喜欢这本书。首先不喜欢这稀碎的文笔,不知道到底是翻译的错还是作者的错,看起来真的太累了。其次,实在喜欢不起来这份价值观。
欣羡这样的旅行,但我真的会抛下一切,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样一段路程吗?不。即使成行,也再回不去那样一个时代;即使回到了那个时代,也没有凯鲁亚克那样的才情;即使有凯鲁亚克的才情,也过不惯那样在路上的日子。细想之下,是生活绑架了我们,还是我们绑架了生活? (看到了一个错别字)
疫情期间看这部长篇小说颇有些意思。垮掉一代的青年人,一团糟的生活,意识流般被记录,荒诞又真实,无奈又三生有幸,却随着时间流转,越看越觉得幸福。还有什么能再糟糕,酒醉了会醒,日头总会好起来,等到阳光灿烂的天气,再出发再经历一遍磨难又如何。我想迪安莫里亚蒂。
我很努力的再一次看下去,实在不懂,一点不连贯
《美国精神》 不负责 不考虑后果 渴望救赎 绝对的自由
看完真想对一切什么都不管的说上一句,“去他妈的”,“管他呢。” 下次有机会重看的话换个译本试试,听说观感很不一样。
这个版本翻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