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货币战争的封面

新货币战争

[德]诺伯特·海林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21715125

评分

★★★★★

标签

金融

书籍介绍

一场反现金战正在我们当今的支付世界中徐徐展开。财经作家诺伯特·海林在这本书中意欲求证,跨国科技企业、金融巨头、实力雄厚的基金会、各国政府和机构的结盟,是如何构建全方位数字金融体系的。我们正在走向现收现付支付系统,它使主动支付,也就是现金支付变得多余,并且为全球推行数字货币铺平了道路。这并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或许我们将为此付出自由的代价。

从万事达卡、维萨的刷卡支付,到支付宝、微信的扫码支付,再到某些场景的人脸识别甚至虹膜识别,支付变得越来越便利。在政府的眼中,电子支付为购买提供便利,为跨国贸易提供监管服务,同时还能有效打击腐败、恐怖主义融资,并能作为反洗钱的工具。万事达卡、贝宝和亚马逊等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对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新商业模式进行探索。但是财经作家诺伯特·海林通过大量调查发现,轰轰烈烈的“去现金运动”、“普惠金融”和“加密货币”的背后隐藏着不为民众知晓的秘密,那就是大量的个人信息、社会信息,以及生物识别数据被政府和科技企业搜集起来。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金融安全如何保证?作者认为,无现金支付虽然是大势所趋,但现金依然有它无可替代的价值,在这场“新货币战争”中,如何平衡好支付的便利和数据安全的维护,如何使现金和数字货币良性互补,是政府和金融科技企业共同的责任。

名人推荐:

诺伯特·海林的这本书堪称必读之作,就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

——慕尼黑大学经济与公共财政学教授汉斯-维尔纳·辛恩(Hans-Werner Sinn)

警醒的目光,透过一场将我们所有人都纳入系统的全球运动。

——德国左翼党副主席、联邦议院议员莎拉·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

或许,我们应该正面地看待和解读这场“新型货币战争”。因为它整体上推动了支付效率的提高、金融的普惠以及社会福利的上升。Librab 白皮书指出“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现在看,其宏大使命未必一定能成功,但对于这样的愿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至少在技术方面或模式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参考和选项,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对于法定货币而言,私人支付工具的“去现金化”口号,以及“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兴起,更像是一个 Morning Call(叫醒电话),唤醒中央银行应重视法币价值稳定,唤醒中央银行不能忽视数字加密货币这一难以回避的技术浪潮,唤醒中央银行应重视央行货币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姚前

目录
绪 论 005
第一章 万事达卡、比尔·盖茨及其“反现金战争”
005 优于现金联盟
009 联盟合作伙伴的动机
015 美国国际开发署、世界银行和公私合作伙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书日凑个热闹,亚马逊下单的电子书
原来无现金这么方便管控啊
充斥西方无政府主义观点
风云激荡啊,我辈任重道远……
描绘了一个以盖茨基金会、USAID和美情报机构、万事达卡、世行等机构借“普惠金融”和“去现金化”为名行割发展中国家韭菜之实的大型阴谋,阴谋论味道太重,不喜欢。左和右的分界也很乱:盖茨基金会等扛左旗(平等可持续发展)出右兵(割穷人韭菜),作者的立场却也是左(反抗资本)右(自由主义)灯双闪,看得挺茫然。竟然找来姚前作序。
这是一本关于货币的科普书籍,想了解的人可以看看。
正在看,谢谢作者分享
一会儿感觉有点道理,一会儿又觉得这阴谋论骗谁呢
其实很好理解,你要的便利是付出代价的。里面提到的一点很有趣,消费普惠金融的比例增加,农业生产相关的小微企业普惠贷款的规模并没有同比增长。消费金融本质是掏空储蓄,对于保障相对好的发达国家能理解,对于小国国民来说,后果难以想象
1.普惠金融成为去现金化的外衣,对发展中国家并未带来想象中的利好。 2.去现金化对个人信息安全是重大威胁。 摘录 每种评级都可以成为另一种评级的基础并影响后者。谁拥有更好的评级,谁就会获得更好或更优惠的服务。如果我们不再能匿名或以现金支付,如果未来所有数据都集中在某家公司或某个数据交易商手中,就会使任何一个行为控制或矫正体系都能施加影响。当需要寻找乔治·奥威尔所称的“思想暴徒”时,所使用的标准就是秘密的。当通过全景监狱矫正人们的行为时,监控者将明确行为标准,但尽可能不公开细节。这样,当事人就有足够的信息,朝期望的方向去修正他的行为,但还不足以识破评级估算法。 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