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岸萤的封面

岸萤

陈传兴

出版时间

2020-08-31

ISBN

978752171584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岸萤》中,作者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虚构的世界,将读者带入了一场充满挑战和冒险的故事。Aren和Lara的命运牵动着读者的心,他们在爱情与背叛、真相与谎言之间徘徊,寻找着各自的救赎。这本书带领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在爱与恨之间找到平衡。
作者简介
陈传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是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及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他在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同时也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2012年,他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他总制了《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并执导了多部影片。此外,他在摄影和文学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包括举办了多次摄影个展,并有重要著作出版。
推荐理由
《岸萤》通过章节的提炼,展现了一个充满悬念和复杂情感的故事。故事中的角色Aren和Lara在困境中挣扎,他们之间的爱情与背叛交织,引人深思。本书不仅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困境,还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残酷现实。对于喜欢探索人性、追寻真相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喜欢阅读小说、对人性探索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岸萤》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作品。同时,对于追求内心成长、渴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书籍脑图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岸
第二章 光
第三章 暗房
第四章 旅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写作实验,名副其实的能指游戏,是作者自己的小万神殿。精神分析,古典哲学,现象学,电影,摄影...笛卡尔,巴赞,马里翁,福柯,马奈,本雅明,孟德斯鸠...层叠交错,多生部的对话,整个文本和任一元素皆成互文。照片是间接的语言,文字又在不断逃逸,作者的持续隐身,八个篇章错落有致,形成德劳内所谓的“节奏同时性”。这类文本对读者的阅读素养要求甚高,大概爱的人会爱死吧,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意义涌现。ps,装帧确实精美,但是黑底白字看得眼睛好累...
本作乃深具个人特质、甚至带有明显自传性的跨媒介文本实验,黑白反转,图文互衬,将幽冥、暧昧处无限灰色度彻底铺开。在新视点下,日常中被忽视、略过的黑洞,恰或为神性光辉的落脚点,原来如此。《波斯人信札》、《情感教育》两篇Close Reading最好!私以为,文本构建上,作者稍逊后辈杨凯麟一筹。Bug 1 处:自序P1,倒数第3行,“渡鸭”应为“渡鸦”。
本来,这种乍看造作的文字我是最讨厌的,一边骂一边看下去,才发现言之有物。阅读的不流畅感,大概是省略主语和谓语的写作习惯作祟,但是读者可以克服,脑补之后,代入感就来了。每篇都从一个“异乡人”当下的感受开始,他试着抽离出去审视那个当下,忽然能够和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共情了。而最终,文章又绕回自己,圆融那些在法国用力体会过的,思绪纷飞的瞬间。生命体验,思想、知识,就这样打通了,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
黑纸银字、负片设计、语言积木、语法实验、文字蒙太奇……拥有摄影家、作家、学者、导演、出版人等多重身份的陈传兴,在这本书里构建了一个多重文本迷宫,将哲学、艺术、精神分析与影像评述等高度理论化、抽象化的复杂观念抽丝剥茧,以他一以贯之的跳跃、艰深、晦涩又十分个人化的语言(类似外语机翻成中文?)予以一一“曝光”,间或杂揉进他的片段式私人经历——这种类似底片还原的过程给人一种陌生又诡谲的阅读体验。陈传兴说这本书是他对自己的告解,实则是他丰富的灵魂在文化界“诸神黄昏”的时代中一次忠于内心的溯源、登岸、触光。装帧设计加分。
想起自己学drammaturgia和semiotica的时候完全没有耐心 陈传兴先生的留法生活太写实了 或许疫情结束回国 会不时地怀念起这段笨拙的时光 失恋后两年多的封闭独处 从绝望到习惯低落到爱上学习和认真生活 待皮埃蒙特红区封锁解除后 定要好好出去走走
小心翼翼生怕把一层纸的函套弄坏,结果整本书直接从精装硬壳里掉了出来,分离了,,,分离了,,,机场读物还不够中信出版社糟蹋吗,金融市场还不够中信出版社挣钱吗,中信出版社简直是读者之敌
喜欢,又不喜欢。一直在“写得真好”和“写的什么”间反复横跳,但最终还是抵不住被那些思想的磷光所擒。
我立个flag,这本书…估计要跨年2022那种
也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但这种跳脱朦胧的写作方式实在是让人昏昏欲睡。一本书翻下来,不知所云,可能还是不适合我…
@2022-02-03 13:44:47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