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第二座山的封面

第二座山

[美] 戴维·布鲁克斯

出版时间

2020-10-31

ISBN

9787521717662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书籍介绍

戴维•布鲁克斯在本书中用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深入剖析我们的日常生活。作者提出了“双峰模式”,我们每个人都在攀登人生的两座山。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摆脱自我和舍弃自我的。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获取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奉献的。如果第一座山是精英式的独自攀登,那第二座山则是置身于有需要的人之间,并与他们手携手同行。

作者认为,如何判断你是处在第一座山还是第二座山的关键是,你的终极诉求何在?是外在之物,还是自身名利?攀登第二座山的方式,不同于攀登第一座山的方式。征服第一座山后,辨认第二座山的峰顶,然后朝它前进。你已被你的第二座山征服了。你屈服于某些召唤,你竭尽所能,回应召唤,解决面临的问题或不公正。在第一座山上,你雄心勃勃,高瞻远瞩。到第二座山上时,你已倾向于亲密、无私和奉献。第二座山上的人,过着更宏大的生活,激活了内心深处,并承担了更广泛的责任。

作者基于此,提出了本书的两个目的,以期能为读者有更多的帮助。

第一个目的是展示个人是如何从第一座山转进到第二座山的,并详尽、细致地逐步展示更深刻、更快乐的生活。包括我们应该怎样超越自我,并致力于更伟大的事业。

第二个目的是展示社会是如何从第一座山转进到第二座山的。我们的社会正遭受着一场团结危机。我们生活在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之中。自我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张的关系。我们能做的是重新寻求平衡,建立一种文化,并引导人们走向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承诺。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两座山
第一章:道德生态学
第二章:照片墙上的生活
第三章:没有安全感的超常成功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前面很认真读了,后面草草浏览了一下。是不是我应该专注翻越自己的第一座山,先登上顶峰再来找到第二座山。不然两座山都翻不过去,平平庸庸力所不能及。
这是关于将自我放置于社会之下的“哲学”。
翻译不行 内容理解需要一定知识基础
1.畅销书的模式,有点鸡汤文,但是适合提炼观点。其实观点完全就是一篇论文的体量,但是"膨胀"成了一本书。2.芝加哥大学的光芒。3.文中提到作者在芝大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历,作者在氏族的变体上用上了西方的社区理念,把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变通为“关系主义”,我理解为一种自我欺骗,但是主观或者客观,不知。4.因为对于宗教部分,我实在是不想以一种一知半解的迷蒙状态看下去,所以没看。5.在处理各种关系的实用性上很受用,但这不一定是自省,也可以是外向的,总之是实用的,如果有作者的智慧,便能学以致用。
听书听完的,社会从集体主义转向极端的个人主义也造成了许多道德困境和个体内心的不满足。 想起曾经在网上看过的一个up主说要专注自己,因为利己就会创造价值自然利人,当时觉得怪怪的。 其实更多还是寻找平衡不可偏废,不是说到功成名就的时候去创办基金做慈善,而是在生活中贯彻专注自身和帮助他人共存的状态。在我看来了解自己完成自己是基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锦上添花。
这本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处在山谷的人们,为跌落到山下准备爬起来再次攀登的人们一个方向上的指引,究竟是继续攀登同一座,个人的利己的追求极致个人自由的世俗成功山峰,抑或是再次思考重新出发后登山一座新的“第二座山”,这第二座山不同我们此前追求的目标,它的关键词包括奉献,承诺,爱,付出,与人深层次的交流,帮助等等 最终从职业,爱情,信仰与宗教以及社区几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其中第二座山对应的状态。 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那么轻松的书籍,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是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我并没有完全跟上吧,但它(于我)至少起到了开拓思路,指引道路的作用
一个主旨:摒弃个人主义,与社会建立联系
第一遍没有静下来来看
干活是一种谋生方式,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被需要的方式,是履行生活置于你面前的责任的一种特殊方式。马丁·路德·金曾建议,你的工作应该有长度——这是你一生都赖以变得更好的东西。你的工作应该有广度——它应该触动很多其他人。你的工作还应该有高度——它应该让你为某种理想服务,并满足灵魂对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