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的封面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

[美]苏珊娜•卡哈兰

出版时间

2021-07-29

ISBN

9787521729429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书籍介绍

为何精神疾病会被轻易误诊?精神病究竟应该被如何界定和诊断?如何区分大脑疾病和精神疾病?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进行了一个惊人的实验:他和其他7个正常人伪装了幻听等症状,结果被“成功”地诊断为精神病患者,顺利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项实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深远影响。

1973年1月,罗森汉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名为《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事实是,我们早就知道诊断常常是要么没用、要么不可靠,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它们。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三十年后,《神经与精神病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罗森汉教授的结论“就像一把匕首插入了精神病学的心脏”。

在这本新书中,苏珊娜·卡哈兰基于其个人经历及对精神病学史的深入调研,为我们打开了精神病学神秘的大门,让我们对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诊断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更多的启发。

目录
前 言 精神病学史就是一个雷区 III
第一部分
第1 章 我的大脑“着火”了 003
第2 章 内莉·布莱去精神病院当“卧底”了 015
第3 章 我们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02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原来,精神病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挣扎、自省、改革,都建立在一场谎言之上。
好像除了罗森汉以外,其他的病人确实是真的? 精神病学编年史+罗森汉实验揭秘(很多地方的用词用句像极了侦探小说)而已,对这本书的期望太高了,以为可以看到西方对仅按照DSM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进行了改进,但其实并没有。精神疾病的误诊率高、诊断过程中的实验者效应纵跨60余年依旧盛行。 罗列的事实和别人的话太多,总结性和分析性的内容少,导致读起来感觉散,甚至逻辑关系也不清晰。 翻译不好。 最后一章讲信任是治疗的基石,可能精神病学太年轻,太让人看不到希望了😂
故事本身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但是作者写的实在太差太啰嗦,好几次都想放弃阅读了。
本书前两部分作者故意误导读者,以为她是要借经典的罗森汉实验来抨击精神病学诊断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再往下读发现她要抨击的是罗森汉实验本身,因为它竟然是一个存在严重学术造假的研究!解密过程非常精彩,特别是罗森汉与罗伯特·斯皮策的相爱相杀,犀利的斯皮策其实早就发现了罗森汉实验的猫腻,却只是进行了学术批评而并未揭露其学术不端,因为他要利用这项轰动的研究来推动DSM-II的修订,于是造假的罗森汉实验换来了切实的学术贡献——把统治精神病学领域的精神分析玄学赶下了神坛,把同性恋从DSM中除名。在这条侦探破案主线之外,作者也确实指出了美国精神病学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多么希望有中国作者来关注我国精神病学领域的问题啊。不足之处是部分章节行文啰嗦,作者太喜欢扯一些无关宏旨的闲篇,正文没说够还加注八卦,毫无节制!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苏珊娜走访了大量精神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还原了精神病学的学科历史,写成了这本《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在本书中,苏珊娜尤其深入地调查了精神病学史上划时代的罗森汉实验,深刻地反思了这场实验对精神病学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为你清晰地梳理了精神病学在罗森汉实验前、中、后的状况,并详细讲述了原书的核心内容:罗森汉实验的过程及前因后果。通过聆听解读,你将了解精神病学在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存在的种种伪科学的乱象,罗森汉实验对精神病学的颠覆,以及罗森汉实验对精神病学造成的持久影响。
学术造假,精神病发展史,去个性化,标签定性。
相当小说看,发现连贯性一般,写的更像是一篇精神病诊断的发展史。书中多次提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是精神障碍领域的圣经,可以去看看。
震惊,模糊不清的地带bug就是多
触动还是挺大的。。。作者太厉害了,理性,客观,探索真相。虽然一直在被颠覆,却很稳的在接纳,再接纳。对精神病诊断,还有原来的精神病院的恐怖,包括罗斯玛丽肯尼迪的故事,都很让我震撼。好吧,无论何时,对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病人,对生命,要同样的尊重和敬畏。
作者的核心贡献是发现了罗森汉的研究存在学术造假。不过严格说,证据链并不完备,因为作者只是没有找到最开始的研究的七位假病人,而无法证明其不存在——虽然在作者的笔下,几乎所有间接证据都指向了这一点。不过考虑到罗森汉本人已逝,想要找到直接证据,已不可能。作者算是尽力了。另,作者也未深入调查后续的一些重复性研究(据称复制了罗森汉的结果)。 不过,罗森汉实验的价值仍然值得重视,除了它引发了对精神病诊断的技术性讨论,它试图揭露的“贴标签”效应,以及蕴含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都已不会因为其实验本身的造假而被驳倒。把罗森汉实验放到美国60年代末的大背景下看,会更有启发——罗森汉深受戈夫曼影响,他本人编的“空虚的幻听”也是那个年代盛行的存在主义思潮之反映,他的工作也可说与福柯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