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弥留之际的封面

我弥留之际

[美] 威廉·福克纳

出版时间

2022-06-30

ISBN

978752174105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书名引自《奥德赛》的英文译本,故事发生在十天之内。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安斯·本德仑允诺妻子艾迪,将她的遗体运回娘家安葬的“苦难历程”。

送葬途中,本德仑一家经历了各种磨难,棺材差点被大水冲走,遗体几乎被大火焚 化,尸臭招来众多秃鹰,拉车的骡子被淹死,老大失去了一条腿,老二进了疯人院,老三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没有打成胎,小儿子没有得到心心念念的小火车,而作为一家之主的安斯·本德仑却配上了假牙,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编辑推荐】

▲马尔克斯、帕慕克、莫言、余华的文学导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代表作,李文俊经典译本。

▲世界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重要小说之一。

▲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

▲英国《卫报》评选的“百大英文小说”之一。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100 本改变人生之书”。

▲在《牛津美国人》评选的“有史以来最佳美国南方小说”中,排名第七。

▲在西班牙《国家报》评选的“100位西班牙作家最喜爱的书”中,排名十一。

▲历经水与火的考验,一出穷白人的悲喜剧。

▲有时令人捧腹,却永远骇人听闻;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里,他们在苦熬。

▲书后附有福克纳年表,帮你五分钟了解文学大师的一生。

【名人推荐】

影响过我的作家很多……可是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余华

读了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地胡说八道,原来农村里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写成小说。——莫言

在法国青年人的心目中,福克纳是神。——萨特

在我心目中,他是这个真正悲剧时代的唯一剧作家。——加缪

这位作家(福克纳)的某些作品就好像大海或清晨一样触动我们,福克纳并不试图去解释他的人物。他只是描述他们的感觉,记录他们的行为。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是超乎常规的,但福克纳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如此真实而细腻,以至于你几乎不能想象他们不去做那样的事情。——博尔赫斯

只有福克纳的那种技巧才有可能把我所看见的写下来。——马尔克斯

我贪婪地阅读福克纳,已经读了许多年了,我几乎喜欢他写的所有作品。他是那么具有创新性,那么与众不同。——格雷厄姆·格林

一九七七年,在伊斯坦布尔,我第一次在《巴黎评论》上读到福克纳的访谈。我就像无意中发现了宗教典籍一样高兴。——帕慕克

福克纳从乔伊斯那里学到了很多,然而他最精彩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最有力的方面不再是展示人物的思考和他们的内在意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看到,人物的内心独白被密切编织在一起,赋予我们一个世界和生活的清新图景。——帕慕克

每当我重读他的作品,我都愈加相信,他的作品是“小说写作技巧大全”,足以媲美伟大的古典作品。——略萨

在意大利,每个人都激情地、贪婪地阅读福克纳。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东西,扩大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小说的多种可能性。——莫拉维亚

福克纳的风格主要是哥特式和维多利亚式的修辞手段。他的句子回旋往复,表现的是他家乡迷人的风景;他华丽的方言,不停地敲打着我们的感觉。他的语词经常像起了癌变,疯狂地繁殖。有时候,感觉像在沼泽地里的瘴气一样被稀释。但这种独特的维多利亚式夜谈总是一种风格。即使语词湮没他,福克纳也不害怕。在他能够控制语词的地方,福克纳有一种强大的感觉推动力,将一切都带到语词面前。——乔治·斯坦纳

在那些日子,法国的知识分子不是支持海明威,就是支持福克纳。渐渐地,更多的人表现出对福克纳的忠诚。他是最被尊敬、最受爱戴的美国作家。——艾伦·阿德勒

我那部《我弥留之际》就是这样的情形。那可也不是容易写的。认认真真的作品从来就不是容易写的。不过材料既已齐备,那多少可以省一点事。那时我一天干十二小时的力气活儿,下班以后才能写作,只写了六个星期左右就写好了。我只是设想有那么一些人物,遭受了最平常、最普通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水和大火,我让这些人物的发展完全由着一个出自本性的单纯的动机去支配。——福克纳答《巴黎评论》

二十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属于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这本书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其中五十三节是由本德伦家族成员讲述的。这是一个自豪的穷苦白人家族,他们在洪水和烈火中英雄地挣扎,把放着他们母亲艾迪的尸体的棺材运回密西西比州杰弗生的墓地,因为她希望自己葬在她父亲的身边。——哈罗德·布鲁姆

激进的原创性是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特征。我认为这部小说是他的杰作,甚至超过《八月之光》《圣殿》《喧哗与骚动》和《押沙龙,押沙龙!》。——哈罗德·布鲁姆

尽管这个故事读来让人不愉快,它经常具有一种阴阴惨惨的狂想曲的气氛,但是它使我们逐渐领会,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关于人类忍受能力的一个原始的寓言,是整个人类经验的一幅悲喜剧式的图景。——迈克尔·米尔盖特

大车里所运载的本德仑一家其实是我们这个复杂得多的社会的有代表意义的缩影。这里存在着生活中一些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例如 :终止了受挫的一生的死亡、兄弟阋墙、驱使我们走向不同目标的五花八门的动机、庄严地承担下来的诺言的后果、家族的骄傲、家庭的忠诚与背叛、荣誉,以及英雄行为的实质。——克林斯·布鲁克斯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一生最接近完美的一部作品,也是我们充分看出福克纳幽默的作品。

——唐诺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美国著名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1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去吧,摩西》等。因“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 :

李文俊,著名翻译家,美国文学、福克纳研究专家。译有《喧哗与骚动》等作品,另著有《福克纳评传》《天凉好个秋》等。

用户评论
翻译得超好 一口气读得很通顺很畅快。如果非要在这个家里喜欢一个人的话那还是朱厄尔吧,但很可惜,最终他也妥协了。还有,艾迪的一生好苦好惨,她一踏入婚姻就发现上当了,但也就这样过了一生。
好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充满间隙,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审视,让读者一次又一次感到自己的眼睛和脑子都不够用,句子的涵义像是剥了一层还有无数层,永远都读不透读不够。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哪怕再荒诞的故事里,都蕴含着庄穆。
喜欢新版排版。在“约克纳帕塔法”苦难是人生的底色,人性的丑恶的有诸多截面,在这场一家人充满荒诞的奥德赛中剥露展现,每次重读福克纳都有不同的痛触。
生命是一场美丽的挣扎,而“美丽”只是因为他们至少还活着
酣畅淋漓
地铁阅读计划第十七本。一本二百多页的书讲述的故事只发生在十天之间,而我用了四天读完了它。在初次艰难地读过喧哗与骚动后,对福克纳这种前半段神叨叨后半段豁然开朗的文风简直欲罢不能。尤其是读完整本书后,带着意犹未尽的震惊再次重头阅读时,提前知晓结局又能洞察之前未注意到细节的上帝视角更是酣畅。除了安斯,每个角色都付出了代价,一个称不上恶又绝对不讨喜的角色,是因为身处“父”这样一个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地位才得到这样貌似美满实则嘲讽的结局吗?我该怎么表达看到他们时的感同身受的痛,等死的安迪、断腿裹着水泥睡去的卡什、将珍爱的马如约卖掉的朱厄尔、被假的堕胎药哄骗的杜威、在前往疯人院的火车上大笑的达尔,我哀叹着,眼睁睁地,跟着他们一起看到换了假牙带着新太太的安斯,大脑一片空白,连恨都不知该如何倾泻。唉,唉,唉!
第一本威廉福克纳,读完后觉得作者的文学功底太可怕了,集家庭的精妙结构和宏大的生命内涵为一体,充斥着现实又虚无,安迪的这篇独白完全可以单独放在语文教材里了。达尔又让我想起伊万卡拉马佐夫。
就…暂时get不到
作家一定是需要天分的,只靠吃苦努力恐怕不行,这部作品简直神来之笔,看完颇受震撼。李文俊的代序很棒,最好读完故事在看。endure,to bear and to last.
知道福克纳牛逼,但是没耐心看进去,太意识流了🥲人物切换的都不知道怎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