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希腊,西方文明最伟大的仓库。那里,一切都在着,万物、人、手工、作品……这个地方没有天翻地覆,只是日复一日地炉火纯青。
雅典,虽然已经被钢筋水泥包围了,但古雅典仍像一颗藏在水泥盒子里的珍珠。雅典有数万人在写诗,其中一位叫库克斯,他是一位工程师,痴迷于诗歌,写诗八年,决定举办一个高水平的诗歌节。于坚在被邀之列,于是有了作者的这次希腊之行,也有了这本《希腊记》。
在书中,诗人于坚漫游于希腊各地——雅典、伯罗奔尼撒、克里特岛、圣托里尼……参观雅典卫城、德尔斐神庙、迈锡尼等非凡的遗迹,倾听来自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声音。
【编辑推荐】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诗人于坚希腊漫游记。
☆ 希腊,一个好玩的世界,活泼泼的世界;在那里,生活是唯一的目的,美是唯一的目的。
☆ 雅典、伯罗奔尼撒、克里特岛……希腊生活从来没有天翻地覆,只是日复一日地炉火纯青。
☆ 《希腊记》一书有正文17章、摄影163幅,再辅以散落在书中的十余首诗歌,或长或短,或嵌在文中,或注于图下,共同熔铸成一本极具于坚特色的诗、文、图奇妙组合的文本。
☆ 知名设计师陆智昌倾情设计,精致的超感内文纸,完美呈现诗人于坚镜头下的希腊世界。
【名人推荐】
我把照相机当作玩具。我不是专业的摄影技术人员,我的图片也许类似古代的文人画,可以叫作文人摄影。我通过摄影来回到看,回到一个作者与世界的那种原始关系,首先看见而不是思考世界。在看见的过程中重新被自然主宰。——于坚(诗人)
我在尝试某种写作,图像与文字,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彼此证实又互不相干,似与不似之间。图像证实某个事实曾经在时间中存在,但立即成为虚构。因为“云变了”。语言从这个遗址继续思之路。——于坚(诗人)
于坚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了研究家。他记录并讨论了历史,于坚的品质规定了他是当代精神的研究家,而非代言人。
——韩东(诗人、小说家)
于坚才气充足,敢于写作任何事物,可以驾驭任何情境。
——陈晓明(北京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和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于坚的散文是真正来自人间的笔记,其中沾染着太多的人间烟火,有着太多的人间气息。它把中国的散文拉回到人生的现场。
——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媒体推荐】
于坚以文会心、为文招魂,写诗、作文、立论,皆自由挥洒,辞直义畅。他居边地数十年,独持己见,一意孤行,如今个人细语终成高论宏裁。
——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授奖辞
于坚的散文题材广泛,语言自由,心接古今。他将口语和书面语交替使用,使得他的叙述和描写,在体验和经验、现实和历史之间来回巡游、自由穿梭,堪称当代散文精品。
——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 授奖辞
于坚
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至今。
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
199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
著有诗集、文集多种。获数十种诗歌奖、散文奖。
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
在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荣膺“2016年度杰出作家”。
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系列摄影作品获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总撰稿。
最近二十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旅行家》等刊物特约撰稿人。
在国内外多地举办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