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智人之上的封面

智人之上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时间

2024-09-01

ISBN

978752176852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过去10万年里,我们智人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我们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类如此智慧,为什么却总是倾向于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走到了生态和技术自杀的边缘?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口口相传的故事,到文字书写,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过大历史的长镜头,讲述信息网络如何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世界,邀请我们思考信息与真相、神话与官僚制度、智慧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不同的社会结构在试图构建信息网络时面临的关键困境。

如果我们拓宽视野,看看人类的信息网络在过去几千年如何发展,我们也许可以更了解今日与未来发生的事情。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人类网络
智人之所以成功,秘诀在于懂得运用信息,并把许多人联结起来。但很遗憾,人类在拥有这种能力的同时,常常也伴随着相信谎言、错误与幻想。
第一章 信息是什么?
第二章 故事:无限的联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传播学背景的人会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从“网”到“茧”的隐喻、AI时代的回音室效应、对麦克卢汉的援引……每一处都读来亲切。 但除了这些老生常谈,让人惊喜的是,赫拉利把“神话”和“技术”这两个经典而宏大的话题做了细致入微的结合,把批判的视野从“关于技术的神话”提升到“技术生产的神话”。 后来,随着读得更深,我发觉,或许它并不是一本关于媒介的书,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大概都能从中找到有共鸣的只言片语,不论是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还是传播学。
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算法工具让人欢喜亦让人忧,在赫拉利的新作《智人之上》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喜的是原本人力无法达成或者十分困难的事情可以让冷冰冰的机器替代完成,而忧的则是这个新工具身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失控,而这种不受掌控的风险一旦发生,人类便是首当其冲的受反噬者。 赫拉利的观点值得深思!
尤瓦尔·赫拉利新作:关于信息网络、AI、计算机政治学 1、信息网络:智人依靠发明与传播虚构故事幻想和错觉与官僚制度来建立并维持大规模信息网络,但未能明智使用其力量,其演变不仅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导致新的分裂与不平等 2、以AI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具有自主性,能够追求自己的目标,智能决策,目标控制,全面监控,成为部分历史推动者,人类可能正在被边缘化;一致性问题;存在于计算机之间的现实;硅基生命对碳基生命的挑战 3、计算机政治学:分布式与集中式信息网络(民主与集权);推送仇恨信息以获得高流量;民粹主义(质疑天真信息观,无知就是力量,信息作为武器);硅幕(区隔人类的敌对势力,分属敌对的数字帝国,信息茧房,加剧新的全球冲突;虚拟身份与生物肉体,区隔人类与新的AI霸主)
准确说,这本书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信息简史”,尤瓦尔以信息发展的历史推导出一种观点: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信息史,而信息的作用并非提供真相,更多是建立一种秩序,于是有了民主与极权的分野。我们现在要面临人工智能,将是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因为它可以通过学习产生一种并非由碳基控制的新的信息秩序,二者将完全改变过往由“智人”主导的秩序。有部分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某些部分也不免觉得夸张。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本书的主角并不是人类本身,而是人类共同体得以链接、维系与发展的中介物质“信息”。在赫拉利看来,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一个由信息串联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通过想象力而建构的共同体,更是一个由信息串联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信息的本质作用,并不是单纯反映或者描述现实,而是通过把不同的对象联系起来,在人类意识中产生全新的意义;同时会反向影响人类的认知、道德与价值观,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同步演化。 人工智能的诞生,标志着在信息网络中,出现了一位效能与权重能够与人类比肩的新成员,人类必须努力控制人工智能,保证它的目标与人类利益长期一致,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阅读同一位译者的两个译文版本,其中的乐趣主要在于比较“迷因meme”,尤其是关于meme编码的转码、脱敏、消隐……以了解牧码人趋避的联结。
渐入佳境
作者深入探讨了AI、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变革如何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现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本书以历史为线索,认为信息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力量之一,但作者悲观地认为:信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是为了建立秩序。信息的力量不再仅仅属于掌握资源的国家,而是由控制信息的公司和组织主导。通过控制全球信息流,正在构建比历史上任何帝国都更具影响力的数字帝国。这些公司能够通过掌控信息网络,对全球政治、经济甚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回到现在的AI时代,作者对AI的潜在风险提出了严肃的警告,对民主政治形成挑战;而人类也面临着技术的道德选择。作者呼吁全球在面对这些技术变革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全人类服务,而不是成为少数精英控制世界的工具。
删剪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同一位翻译的文本,中信要针对繁体版作这么多不必要的文字表达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