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缪斯之灵的封面

缪斯之灵

程志敏

出版时间

2021-06-30

ISBN

978752220093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缪斯之灵——荷马史诗导读》以独到的见解,细致地解读、梳理了荷马本人的思想形象及其史诗的历史,分析了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内容结构、文本主体和隐喻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

这本《缪斯之灵——荷马史诗导读》是作者深耕荷马史诗研究,倾注多年苦心,以浅显的语言为莘莘学子写成的一部导论性质的书,以一本书的篇幅讲清了荷马史诗的思想肖像。作者曾在高校开设荷马史诗研究课程,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即便从今天来看,本书的使命依然历久弥新,荷马史诗依然期待着它的年轻一代读者。

正如作者所坦言,本书仍保留着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所有伟大的梦想,都要落到实处,都要立足细微的工作。说得更直白一点,笔者的雄心就在于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古典思想,共襄盛举,集腋成裘,不仅可以让大家(首先让自己)涵泳自修,说不定还能稍微改变时代精神。”

程志敏,哲学博士,洪堡学者,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政治哲学、法哲学和古希腊政治思想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著作20余部(包括专著、译著和编著)。主要作品有《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缪斯之灵——荷马史诗导读》《归根知常》《历史中的修辞》等。主编“古希腊礼法研究”“阿尔法拉比集”等丛书数种。

目录
前言
导论:谁杀死了荷马?
第一章 作为思想史形象的荷马
第一节 荷马传说
第二节 荷马其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程老师实在是写得很有激情(输出的时候感叹号遍地),但是对于柏拉图在《王制》中对于哲学与诗歌的古老论争、要把诗人赶出城邦的呼吁以及定义奥德修斯不是一个理想的统治者的解读,停留在“逐出是为了使其更好的依归和统治”,好比奥德修斯远离家园的漂泊是为了回到伊塔卡重拾权杖……依旧没有解开我常年的困惑——这个问题解答不好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刘小枫弟子和施派传人。 2018年写的序言《谁杀死了荷马》虽战火熊熊张牙舞爪但确有过于主观臆断之嫌。
挺全面的,写得也很有激情。分析两部史诗的结构挺无聊的,不知道为啥花这么多力气研究这玩意。还是着眼于艺术和义理比较重要吧。
非常工整而全面的《荷马史诗》解读,许许多多阅读原文时注意不到的细节被挖掘出来,《伊利亚特》的环形结构与《奥德赛》中佩涅洛佩的权力控制,算是两个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论点,深感学者视角能够给普通读者带来的巨大惊喜。神明之人性,抑或人之如何接近神性,是自己读时最大的思考点,而本书中更是加入了“命运”悬于二者之上的视角,以及其宗教意涵的挖掘,“希腊的多神教是所有宗教中最伟大的宗教”,醍醐灌顶。《伊利亚特》中的英雄观,与对“卓越”和“德性”不顾一切的追寻,《奥德赛》中的智慧力量,与对隐忍和节制的强调,并置在一起构成人生绝大多数行为背后的巨大张力,也许史诗的意义就在于并置式地呈现,而非判断式地求解。想来,上个月旅途中对荷马史诗的阅读真的很粗略了,愿至少其中许许多多曾感慨到自己的瞬间,能一直陪伴此生。
全书最有用的可能是最后的那几页《荷马史诗大事年表》。前两章中规中矩,零零碎碎摘抄了点不痛不痒的文艺瓜料。第三章的环形结构图还是挺有用,虽说是搬运,总算是弄明白怎么个“环”法了;但各卷内容大纲都写出来就感觉不是特别有必要,有凑数之嫌。第四章对多重主题的分析,不敢说浅薄,但肯定是不够深刻。比如,一会说神明赏罚分明维护正义,是凡夫俗子信赖的对象;一会又说说诸神之战里,神明加入战斗也不过是为了取乐打打闹闹而已,他们的生活原则是悠闲轻松快乐,和严肃的伦理想象无关系——见过代入战士的,见过代入国王的,但这么真情实感代入神明的,着实还是第一次见。不过看到这里,我倒是豁然开朗,想明白了一件事——程先生在前言里说荷马史诗具有“温中益气、培正扶本、清新润脾”的功效——若都是按这个读法,那确实是挺养生的。
草翻,新版,据说有一些修订但是没有对照老版本,国施作品;极好的1980s及之前研究的文献综述,极好的重点文段标识与主题下文本收集,极好的相关文本背景信息介绍;糟糕的文献点评,糟糕的概念分析,糟糕的解释和立论,糟糕的修辞。程老师这么大岁数,还能写出《谁杀死了荷马》这么慷慨激昂的作品,也算情感丰沛,但是还是希望程老师收收味,不然和喜欢动不动骂人“爹味”的网友可能也分不出谁更“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