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钢铁蝴蝶的封面

钢铁蝴蝶

林燿德

出版时间

2023-08-01

ISBN

9787522518053

评分

★★★★★
书籍介绍

文明断层的扫描者,生前亲自编选,林燿德都市散文终部曲。

一闪即逝又永恒前卫,速写都市文学新景观。

“都市即当代。”

🦋编辑推荐

☆ 台湾当代文学史的传奇人物

林燿德在短短十年内撰写三十多本作品,编著四十余种选集,夺得三十余项文学奖,在诗、散文、小说、评论等领域均有不凡造 诣。他试图摆脱各种僵化思维、形式的包袱,高举 “新世代、世代交替” 的旗帜,竭力消弭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界限,追求科幻、武侠等亚文化要素在文学上的实验。说林燿德留下的文学轨迹对华语文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应不为过。

☆ 林燿德散文的集大成罕品

散文是林燿德最钟情的文类,他在类型广泛、产量三十多本的文学生涯中,只慎重出过三本散文集,《钢铁蝴蝶》便是第三本。既重编第一本《一座城市的身世》于其中,又增收二十多篇与获奖作品《舞》;收录作品跨度十二年,从一九八二年林燿德以都市散文拿下第一个文学奖,到一九九四年心境转为开豁,完整呈现其创作轨迹。

☆ 迷宫式的都市与博物学式的书写

在《钢铁蝴蝶》中,自动贩卖机化身 “碑石”,只会换句话说的公众人物被视作自食其粪的 “钟表虫”,群众中的多数与少数如同 “太阳与复仇女神涅墨西斯”,历史、生物、神话,林燿德横跨多重想象,让都市成为真幻交织、无限增殖的迷宫。

☆ 银卡逆向上亮光,炫冷封面 “银色血液”

台湾设计师张巚操刀,以特种纸 “膜银卡” 将蝴蝶翅膀的气管、血管转为银色,周围肌理加入现代、冷冽的色彩,用工艺 “逆向上光、超亮膜” 强化。象征人类的血液在都市进步中渐渐被科技取代,最终与文明一同失去温度。

🦋内容简介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林燿德便致力挖掘都市的生活形态与其中的人文辩证。他视都市为一个主题,而非背景;是一种精神,而非地点。费时十多年,将日常切面转换成一连串的都市速写,集结为《钢铁蝴蝶》。

来到二十一世纪,这部作品仍显得敏锐超前。题材延伸至科学、生物;文类跨越,融入诗、小说;压制抒情,只显精炼冷冽。各种颠覆,让本书不仅是面向都市的全方位探索,也是一次台湾传统散文的瓦解与新生。

🦋名人推荐

☆ 操控场域的流动与深入性是近代华文作家的风潮之一,但要在文字跟思想的独特性都具如此冷灰气味的现代作家,我想非林燿德莫属。单句物件的拟人化、丰沛的文学阅读经验、专业术语的跳跃嵌入,在在都于这位情感隐蔽的都市人的冷僻语句上,提供了一种新颖、时尚的文字热潮,更遑论其背后的澎湃与思考性,当然是反击了文字操弄的虚浮和饱满了文章体气的厚实度。

——林裕盛(接案设计师)

☆ 林燿德散文的素材,在人生哲学、生活点滴之外,已延伸到社会、自然学科的领域。最重要的是,他是自觉的,要以文学的语言来处理知性的素材,把许多概念及名词与文学本身做有机的整合。林燿德突破五四以来,自第一代至第四代创作者旧有的道路。

——郑明娳(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

☆ 在林燿德的都市散文中,充满了诗意又能带给人思考的奇诡意象。很多人认为诗意一定是田园的、描写的、优美的或抒情的,事实上,这都是误解。诗意是一种发现、一种昇华,它更强调智性,而且很多时候可以取消抒情。林燿德正是发现了这种艺术秘密,才会在散文变革的路上比同时代人走得更远。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获奖情况

☆ 篇章《舞》获一九九三年梁实秋文学奖散文类佳作。

林燿德,一九六二年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台湾师大附中、辅仁大学法律系毕业。一九七七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诗集《银碗盛雪》《你不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样一回事》《一九九〇》、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迷宫零件》《钢铁蝴蝶》、小说《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大日如来》《时间龙》、评论集《世纪末现代诗论集》《敏感地带——探索小说的意识真象》等三十余种,编著选集四十余种,获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等三十余项文学奖。

曾大力引介后现代主义、标举“新世代”论述、宣扬“都市文学”,被誉为“带着光速飞窜的神童”“后现代和都市文学的旗手”。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八日辞世,享年三十四岁。

目录
【卷一】灵感
灵感 / 3
死亡方程式 / 6
维多利亚的秘密 / 9
都市中的诗人 / 1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几篇都市速写不错,整体一般,内里还没装帧好看
林燿德在产量颇丰的文学生涯中,只慎重出过三本散文集,《钢铁蝴蝶》便是他生前最后一本自编散文。他速写都市文学新景观,被誉为“带着光速飞窜的神童”“后现代和都市文学的旗手”,一闪即逝又永恒前卫。
《时间龙》作者林燿德生前亲自编选,都市散文的终部曲。历史、生物、神话,林燿德横跨多重想象,让都市成为真幻交织、无限增殖的迷宫。
看完明白为什么取名《钢铁蝴蝶》,这些写在1984-1993年期间的散文,像一颗颗直蹦社会的刚珠子,我在“作家就应该把自己对社会的思考留给大众”和“天上的流云是都市的灵车”之间摇曳,很多问题似乎从三十年前遗留至今,而如林燿德般发问的作家三十年也罕见。击毙那些钟表虫和欲望都市吧,当代作家们。
写动物的几篇很喜欢,尤其是钟表虫,钢铁蝴蝶。
“‘流行’是距离‘永恒’最远的一个词汇。”
冷静地关怀,敏锐地感知,过去的海水仍能在今日掀起海浪。
早在三十年前就提出都市生活的种种怪病乱象,还是台北发展早啊也醒悟得早。走在前面的人,早已经放歌唱出我们时至今日才哼哼唧唧想要吟哦的苦闷。“人是都市流动的文身。”台北的码字人是台北的灵魂。
“古人立于古迹上伤逝;而我则站在路牌下怀古”
还没看完。不看了。 并不是很喜欢,或者是不太符合预期,本以为是带有冰冷阴湿味的散文,但其实多数是三十年前的社评,有切中之处但篇幅短小也只是擦过毛皮,且有说教感,像绷起面颊用下巴看人。 装帧很喜欢,也许是因为这个提高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