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烟水气与帝王州的封面

烟水气与帝王州

薛冰

出版时间

2024-05-01

ISBN

9787522526072

评分

★★★★★
书籍介绍

《南京城市史》姊妹篇

中国首部城市人文史

3000年南京史从头说

三千年王气烟水气生生不息

四十载斯人写斯城文脉赓续

读懂南京,就读懂了中国

🎁

编辑推荐

·南京的人文史,就是中华民族一部具体而微的精神成长史。

在华夏文明的数千年征程中,南京从未离场。虽偏据东南,却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奉献自己,肩负起家国兴亡的重担。独一无二的历史古都,千年不辍的人文历程,旧邦新命的民族心史。读懂南京,就读懂了中国。

·一座城市和一位学者的彼此守望:三千年王气烟水气生生不息,四十载斯人写斯城文脉赓续。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如南京,其历史之跌宕,王朝之兴衰,文脉之繁盛,底蕴之深厚,民间之风雅,引得后人不断地挖掘、想象、书写;在南京,从来没有一个写作者如薛冰,其治学之严谨,研究之扎实,想象之瑰丽,眼光之独到,情怀之深切,穷经皓首,笔耕四十年,为自己生活的城市撰写一部旷世大书。薛冰之于南京,正如冯骥才于天津,彼得·阿克罗伊德之于伦敦,奥尔罕·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

·从长干古城到中华民国,从远古到近现代,南京三千年历史从头说起。

本书从南京最新考古成果长干古城的惊天发现和越王勾践兴建越城开始写起,全景展现南京3100年远古、中古、近古、现代史,是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易懂的南京通史,南京文化、金陵文化集大成者。

·国内首部明确为一座城市人文立传的作品,充分展现世界文学之都的风采。

烟水气与帝王州两个面向,王气隐显、文脉绵延、商贸集散、佳丽沉浮四条主线,政治、经济、艺术、文学、宗教、建筑、园林、饮食、出版、教育与科举史、城市发展、对外交流、地理变迁等千丝万缕,大小史事,历史人物,共同撑起一座都市人文史的巨大建构,六朝以来1800年的南京文脉前所未有地清晰、立体、真切。

·“二重证据法”自觉应用,将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新知与传世文献紧密结合。

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自觉运用了“二重证据法”,将“纸上之材料”即传世的各类纸质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即出土文献、出土文物,两相结合,使得讲述既有个性,又有可读性,更有说服力。体现在3100年间许多尚未破解的历史之谜上,比比皆是。

·学术普及著作,在艰深的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中间充当一座桥梁。

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不仅定位了薛冰,也定位了薛冰的写作:以尽可能严谨的方式研究,以尽可能平易的文字表述,所以在行文上采用散文笔法,出深入浅,减少大众读者的阅读障碍。

·首次为南京历史上的女性群体塑像。

从水神青溪小姑的传说到东晋桃叶、褚蒜子、唐代长干商家、明初徐妙锦的悲欢人生,从谢道韫咏雪、大周后制曲、李清照咏史、秦淮四美人诗、大观园诗会、沈琼枝卖文,到袁枚弟子女诗人群体,女性歌咏汇为南京文脉中的华彩乐章。

·首次发布三千年前秦淮河下游长干古城示意图和现存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送朝天客归国诗章图》。

尤其后者所绘明代南京城,皇宫、鼓楼、钟楼、十庙、承恩寺、孝陵、大报恩寺等重要地标图象清晰,城中衙署、牌楼分布,都城城垣、城门及外郭城建构等第一次立体呈现。

·作家与历史学者的身份,不拘形式,不囿体系,不唯上,不讨好,成就一本敢讲真话、绝不虚言,有态度、有价值观、有鲜明个性的新史书。

作者坐在历史大舞台的观众席上,以文学家的天马行空,史学家的冷静严谨,以及对这座城市满怀饱含深情的热爱,时时“冷眼旁观”历史的主角、配角、群演——其中虚构与非虚构、传奇与反传奇、历史与现实、地域与文化、权力的兴废与时代的嬗变、王朝的气运与文化的传承、世道的沧桑与人性的驳杂等——无不凿凿有据、字字珠玑。

· 70万字言,立意恢宏,大开大合,内容丰富,自成体系,举重若轻;精装上下册,与《南京城市史》《家住六朝烟水间》,形成南京城市文化经典矩阵。

从《家住六朝烟水间》到《南京城市史》再到《烟水气与帝王州:南京人文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互相呼应、映照,道尽南京历史沧桑。

📖

内容简介

2023 年 12 月 19 日,在“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权威专家认定,在南京西街发现的“越台环壕聚落”应称“长干古城”,始建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这是南京历史考古和研究的重大突破。

本书开篇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北图霸业建造越城和长干古城的惊天发现说起,追溯南京文化的源头: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从北阴阳营文化、点将台文化到湖熟文化、吴文化,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从太伯奔吴到楚吴争战,从长江到秦淮河,从长干古城、越城到金陵邑,浩浩荡荡,开天辟地,南京像一颗遥远的星辰,在远古、上古时代隐隐闪耀。

然后是秦始皇游秣陵,揭开金陵王气的序幕。从中古到近古,南京屡屡成为龙兴之地,历经东吴霸业,建康风云,南唐偏安,宋元沧桑,大明基业,清代浴火重生,中华民国肇建。在中国的许多历史转折点上,南京都浓墨重彩地登场,成为华夏文明传承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除了王气隐显这条主线,本书还重点探索南京绵延不绝的“烟水气”,将文脉绵延、商贸集散及佳丽沉浮等数条历史脉络贯串全书。虽云“人文”,但其中政治、经济、艺术、文学、宗教、建筑、园林、饮食、出版、教育与科举史、城市发展、对外交流、地理变迁等诸方面,大小史事,种种变迁,无所不包,将南京三千年来的沧海桑田——历史与现实、地域与文化、城市的兴废与时代的嬗变、王朝的气运与文化的传承、世道的沧桑与人性的驳杂等——浩瀚而又清晰地呈现于字里行间。

✨名家推荐

南京从来不缺少人文故事,它所缺少的是像薛冰这样博雅的故事讲述人。

——程章灿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薛冰与南京,是一个人与一座城之间,至为深切的交融,这座城的沧桑与繁华,经由他写下,他亦由此收获沧桑与繁华。

——鲁敏 作家

寄居南京将近三十年,读薛冰老师的书,有方知身在何方之感。

——刘勃 作家

在华夏文明的数千年征程中,南京从未离场,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奉献自己,肩负起家国兴亡的重担。一部南京人文史,就是中华民族一部具体而微的精神成长史。薛冰先生以一己之力,先撰南京城市变迁历史,再谱人文演进华章,有斯城而有斯人,有斯人而斯城文脉不辍,这是一座城市和一位学者的彼此守望,更是读者们的赏心幸事。

——陆远 历史学者

薛冰老师凭借其问题意识和大局史观,将浩瀚的新材料、新发现聚拢、裁断、推演,攻治出一部关于南京的新的制度史、思想史、政治史、城市史、人文史,堪称“因其新见,成其新史”。

——姚峥华 资深媒体人 专栏作家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南京,这座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烟水气与帝王州》,字里行间所描绘的“王气隐显、文脉绵延、商贸集散、佳丽沉浮”,如同一座都市人文史的巨大建构,架设清晰,跃然纸上。

本书以时间为序,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文献资料,对南京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历史进行了详尽描述,充分展现了南京作为“世界文都”的独特魅力。“烟水气”巧妙地捕捉到了南京的湿润气候和江南水乡的诗意韵味,“帝王州”则凸显了南京在中国历史转折中的重要地位。一座城市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也必然会显现出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的传承有序。

薛冰先生对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细致入微,文字引人入胜,对于当下的城市更新工作有着指导借鉴作用。书中提及南京许多著名景点和特色文化,如夫子庙、秦淮河、阅江楼、玄武湖、十竹斋等等,这些延续至今的人文风景不仅具有当下城市的标志性,更是南京文脉传承的一种生动见证。

——陈卫新 城市更新设计师、作家

就我的阅读视野而言,薛冰先生的《烟水气与帝王州:南京人文史》是第一部明确为城市人文立传的作品,意义非凡,至少是南京,尤其是南京。

为城市人文立传,重要性自不待言。人,是城市的生命,无人,城即为废城;人文,是城市的灵魂,无人文,城即为废墟。

为城市人文立传,挑战性显而易见。何为“人文”?“文明以止”。何为“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凡事知易而行难,何况此事知更难。须知,为城市人文立传,不但要能熟知城市史上的前世今生,能了解城市史上的刀光剑影,能洞悉城市史上的兴衰历程,更要能读懂城市史上的文脉传𠄘,能深谙城市史上的文运传统,能知晓城市史上的桨声灯影。

我年轻时曾在南京读过书,与薛冰先生相识亦二十年有余,共同感受过这座古都的山水城林与气韵流长,知道他饱读诗书,对南京饱含深情,勤于笔耕研习,精于博采众长,也敏于掌故考证,善于上穷碧落,可以说,他一直在致力于为南京立传、为南京人文立传,而南京,这座城市也一直在等着他,等待他这位最合适的人。

——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薛金陵”笔走南京,有文学家的天马行空,有史学家的冷静严谨。他对这座城市满怀饱含深情的热爱,但他又坐在历史大舞台的观众席上,时时“冷眼旁观”。

——白雁 历史学博士、资深媒体人

用户评论
这本书是国内首部明确为一座城市人文立传的作品,也是薛冰老师为他所热爱的城市树碑立传,甚至可以说是写给南京的一封深情款款的情书。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说过,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条件。在今人看来,这句话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处于一个真实的历史语境下,才发现这句话自有其道理。生活在北京,你可以感受到燕赵文化的慷慨激昂之气;生活在西安,你可以追寻汉唐时期奋发豪迈的遗风余韵;生活在杭州,你可以沉浸在西湖风光无限的青山绿水间,而生活在南京,你可以体验秦淮河的妩媚风情、帝王州的浩荡气象。我们则借由这本书,进行一段游览南京的美妙旅程。
当我翻开薛斌先生所著的70万字巨著《烟水气与帝王州》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南京历史与文化深处的窗户。
作者薛冰,想必是现在中国对南京历史最有发言权的文化学者之一了,他的前作《南京城市史》就获得广泛的反响。而因为篇幅限制,内容局限在城市空间的发展变迁方面的阐述颇多,而对于南京社会人文方面未能详细讲述对作者自己来说是一个缺憾。正好恰逢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打破社会生活节奏,作为一个老人禁足在家。忽然获得了一种深入研究的机会,于是动手来写一部南京人文史。纵观世界各国,法国有巴黎圣母院土耳其有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知名作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写成了自己心目中最爱的城市人文景观,这样宏大的愿望,促成了薛冰今天所著的这部《烟水气与帝王州》鸿篇巨著的诞生。一个城市的历史叙述头绪千千万万,作者深入研究深思熟虑,并不拘泥于现成的历史素材,也抱着一种客观探究的态度进行深入挖掘,可以说这部书是属于私人的也是属于整个南京
“烟水气”指向跟南京相关的人文典故、名人轶事与文化遗产,“帝王州”则指向以南京为中心的历代政治鼎革、历史变迁与风云故事——两者之间相互映照,共同呈现出南京在中国历史演进中的独特地位、重要角色与人文魅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毫无狭隘的南京文化本位主义思想——一方面以严肃史家的态度,对围绕南京而生的“金陵王气”“虎踞龙盘”等传说,进行严谨而专业的考证与辨析,击破那些过度拔高南京城市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的偏谬说法;另一方面完全避免了“就南京论南京”的写作窠臼,除了南京相关地方史志之外,大量征引和参考海内外关于南京的优质研究文献,且广泛吸纳包括气象学、政治学、城市规划等在内的各学科重要研究成果——使得本书无论之于南京文化的普及性贡献,还是之于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贡献来说,都可谓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
粗略的翻阅,可以说是为城著史立传的一种震撼!全书贯串“王气隐显、文脉绵延、商贸集散、佳丽沉浮”四条主线,着重笔墨突出文脉传承,将四十余年的学术研究倾注其中,选取南京最具人文代表性的命题延展开来,以精巧秀美的散文笔法,出深入浅的诉说南京的人文历史,对比以往此类作品,对大众皆知的许多内容有效的避免了赘述与重复,让读者在阅读中多有新意,涉及史实时注重正本清源,正如薛老师所言,“对历史多一分敬畏,对城市多一分情怀,对读者多一分尊重,是我写作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