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粉墨的封面

粉墨

张天翼

出版时间

2018-04-01

ISBN

978753021797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朱自清散文奖获得者张天翼文字老到泼辣,读来如饮甘醇,余香满口。 张天翼是文坛的一支新生力量,她的文字泼辣,爽脆,锋利而不乏宽厚,直率却并非不恭,不故作深刻,不无病呻吟,而是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表达取胜。李敬泽称其“文字老到如《水浒》”。 ★对底层生活的熟稔,对人性的洞察入微。 无论是探班采访记《粉墨》,记叙亲人死亡的《从透明到灰烬》,还是二十年的租房记《租客》,无一不透露出张天翼对小人物的关注,对细节的把控力,她善用比喻,引用古典,语言幽默诙谐,让人捧腹,颇有王小波的风范。 ★ 张天翼亲手绘制插图,笔法细腻,和文章交相呼应。 ★ 收入获奖散文《粉墨》(获“2011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粉墨》收入了张天翼十一篇散文,共三辑:《地下的铁》《出行记》《从透明到灰烬》,讲述了作者的私人生活以及亲人的故事。其中《租房记》描述了作者二十余年的租房史,《从透明到灰烬》讲述了姥姥从家族权威到“透明人”再到化为灰烬的过程,正如作者所言:那些关于亲人和故乡的回忆,是环绕着荆棘的果实,是我的珍宝,也令我痛苦。只有把它们讲出来,敷粉着墨地画在纸上,我才感到我驯服了它们,达成和解,获得平静。 张天翼,作家,曾用笔名“纳兰妙殊”。做过影评人、电影记者、编剧,现为自由职业者,以写小说为生。热爱郁金香、秋天的雨、电影、童话、跑步、足球、螃蟹、海岛和丈夫。已出版散文集《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时候》《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小说集《黑糖匣》《荔荔》《性盲症患者的爱情》,有作品改编为电影。曾获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朱自清文学奖、中国文学创作新人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
目录
自序 钻石与铁锈
第一辑 地下的铁
租客
过冬·煤与炉
地下的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愿你我善待她,善待她的才华。
看天翼的小说有踏足异域满目奇珍之感,看她的散文却处处安心有如儿时午睡,连做噩梦也是安心的,知道最后必定妥帖地醒来。那些成长途中的伤心和困顿,骨肉亲情里的疲惫和不忍,被一支彩笔细细描来,最惨烈不堪的事也讲得妙趣横生,同时又准确得不可置换一词。之前只笼统地觉得灵,今日才知背后是深情,风姿何绰约,动静两相宜。
2019.2.7-2.8 几年前去北京培训的一周,在教室里一章接一章地看《爱与毒》,心想纳兰太太究竟是何方神圣,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这本散文也很好地还原了一部分的她,推开窗户可以看到一个温柔细腻的姑娘。第一辑写生活,第二辑写游记,第三辑写家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她的眼手心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形形色色的租客,鲜亮缤纷的异国房屋,台风天失而复得的发夹……最最喜欢还是《从透明到灰烬》,共鸣且感人。
张天翼绝不是岁月静好型的。她非常敏锐、通透,观察事物时能够捕捉到最容易忽视的角落。她太直白,有时候直白到尖刻,让人感觉冷硬,却明白她说的正是实话。 我非常佩服她的文献学功底,这应该是所谓融会贯通的典范了吧。写作时中国文学典故、希腊神话故事、历史趣闻等等,俯拾皆是,信手拈来,都在最恰当的位置。显示出成熟的运用素材和驾驭素材的能力,读她的散文真的是种享受。
这大概是一本非常私人受众面非常窄的散文集,除了开头的一篇租房子还算尚可以外,接下来的都味同嚼蜡,到了后面几乎只剩下矫情了。作者真是特别喜欢堆砌文学作品,名人名言,英文字母以及各种电影名称,适当的卖弄可以增趣,一而再再而三的卖弄就多少一点故意为之的意味了。另外作者似乎特别喜欢把种种场景与屎尿屁高潮性欲联系在一起,让我读的直犯恶心。 并不是说一点也读不下去,大概比较适合喜欢饭后中不中洋不洋的拽上两句的文艺青年。矫情做作令人犯呕,如今出书都这么容易了?!
很好看,语言匮乏的只能说出来真的很好看,看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身边的亲人,书里面的人好像也变成了身边过年团聚的亲戚。
写租房,写姥姥死亡的两篇(一头一尾)尤为好。生活化,浅浅的戏谑和自嘲。缺点在于像是隔空取物那样,隔了一层什么,带着些轻飘。
非常好看
很刁钻尖锐,但缺了些真诚。 借天翼的文章了解了许多曾经的天津,变了也没变。很喜欢风暴的那一段。
属于乍一看很惊艳细看又有点小家子气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