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哀伤纪的封面

哀伤纪

钟晓阳

出版时间

2019-08-31

ISBN

978753021929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而《哀歌 一九八六》这本书,就像一首哀伤的挽歌,唤起我们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思考。它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主人公一同体验生命的起伏、爱情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海洋的交融。
作者简介
这位作者1962年出生于广州,后移居香港,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他自十五岁起写作,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停车暂借问》出版后引起轰动。他创作了多部小说、散文集和诗集,其中《遗恨》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此外,他还参与过电影文字创作,与王家卫、林夕等知名人士合作。
推荐理由
《哀歌 一九八六》是一部深刻描绘生命、爱情和海洋神秘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对生命终结的沉思、与爱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与海洋紧密相连的生活经历交织在一起,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爱情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书中不仅充满了对海洋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还透露出对梦想和生命故事的追求。
适合哪些人读
对生命哲学、爱情故事、自然与人类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阅读细腻情感描写和深刻思考的文学爱好者
希望通过阅读寻找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读者。
目录
哀歌一九八六
哀伤书二〇一四
用户评论
这本恐有许多人不喜。《哀歌》以第二人称来写爱恋,私小说的感觉;《哀伤书》去到有历史有文学有纠葛的丰富里,可显然,钟晓阳有她一贯的,把人物关系局促地放在几人之间的那种布置。这是她的特色,或许也是她认为可以集中矛盾与精彩的方式。退一步看有刻意,但凑近一步看,没错,这是V城,时间与地都是借来的,连关系也是,大家就在这局促里打转,爱恨。没错,这是V城。
3.5.“我的人生是破船,在七情六欲的海上,漂泊,漂浮”,上篇是迎向黑暗深处的不确定性,下篇是随波逐流,然而无论如何都是“船”的姿态。相对于传奇故事,钟晓阳更擅于写简单的几乎没有故事的故事,然后映衬内心的百转千回,或者说那种自然而然的矫情。
《哀歌》里的“我”只有“你”,之间还隔了一片海。《哀伤书》里的“我”却有小汶、蒋明经、占、死亡以及二十年的困顿与幻灭。就像严歌苓写过《灰舞鞋》,时隔多年又写了《芳华》一样,年少时的刻骨铭心,都被岁月蚀得千疮百孔,所剩无几。《哀歌》虽然落俗,却还能打动我——那些闪闪发光的情意。《哀伤书》却有些松散了,写这样的中年,夹杂一些年少回忆,笔法终究钝涩,倒觉得水平比年轻时离张爱玲更远。多年不写才华也会生锈啊。
对钟晓阳的喜爱源于情怀。优渥的家境,少女的细腻,《停车暂借问》带着匠气的感人。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后半段中年人阅历足丰,下笔却再也没了当年的肆意。所幸,世事的锤炼使作家诗化了生活,所幸,一代又一代如她当年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将她视为情怀,映射香江褪色的绮丽与爱玲的余韵。
烂书。浪费时间,不知所云
第一部分《哀歌》还是上大学时读的,1989年一转眼一辈子就要结束的样子……第二部分读第一遍时断断续续少了哀歌的灵性人物关系乱七八糟像是随笔,身体恢复了再读忽然觉得写的真好!浪漫深情只属于青春年少。琐碎无常和不可预计才是真正的生活吧!无限哀伤
我为星光最后的信哭了两场
2022-7-6(65)星光是钟晓阳笔下最喜欢的男主角了
前半部分写的是年少轻狂时候与朋友与恋人肆意挥洒青春,后半部写的是人至中年孤身一人回忆当年。年轻的时候觉得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有资本的,所以可以随意地选择放弃,用友谊与爱情去换取自以为更广阔的人生。年过半百,骄傲已逝,在异国的街头重与旧日恋人重逢,听他讲述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昔日好友已一个个离开人世,而他也只是他乡的过客,在你生命中激起千层浪后又匆匆退去。 书中写一位英国的夫人希望他的儿子“能早点明白,人生有多么快乐” 希望我能早点明白,人生有多么快乐。
笔尽言终,爱意挟着执着变成了时间里的灰。我们一遍又一遍地书写故人,竟是为了将自己顺利送到将来。很久没看爱情故事,陌生中找回熟悉的淋漓感。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