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灰阑”中的叙述的封面

“灰阑”中的叙述

黄子平

出版时间

2001-01-01

ISBN

9787532120680

评分

★★★★★
书籍介绍

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革命·性·长篇小说;革命·土匪·英雄传奇;“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等。

黄子平,1949年11月生于广东梅县。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和中文系讲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芝加哥社会心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过访问研究。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边缘阅读》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
一 经典化与“重大题材”
二 “应写”、“可写”与“不可写”
三 再浪漫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部分文章并不有趣,可能在那个时代有启发作用,但放在当代就显得有些陈旧了。不过,仍然有一些篇章值得再思考,对鲁迅《故事新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研究就有些意思(但大概率是我读少了),而对革命与宗教的考察也值得进一步再挖掘甚至进行比较:基督教与革命的关系以及佛教与革命等的关系会在那些层面上不同(这个问题好像真得值得研究?)。
很明显用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在当时颇有新意。每个小章节都有生发点,黑话和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尤其好,前者隐含着民间传统,后者昭示着知识分子已经由治病者变为了疾病。 “灰阑“一词让我尤为感动,”习以为常的历史情节可能是一个荒谬的解决“。
对文本解读得到位,理论驾驭得也很纯熟,是一种堪称范本的批评文字。全书探讨的问题很多,但都紧扣住“语言”,抓住语言的自我分裂、消解,使得坚实的文本暧昧难明,又使得晦涩的文本清晰起来。语言是文学的堡垒、盾牌、工具、武器,也是重负、枷锁、原罪,文学所能做的或许唯有与自身搏斗和抗争——在与社会、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搏斗和抗争之前。
学术做成这样也是够淋漓尽致了!
黄子平老师的文艺批评功底很好,对于“革命历史小说”的分析也颇有见地,善于从“标准”或“规范”与“叙述”的缝隙间,窥见戴着镣铐跳舞的文学创作本身是如何最终以有意味的反讽消解了由革命/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掌控者的主观意愿所直接参与构建的“神圣”价值。对照了牛津版的目录后发现少了原书的第六章,而增加了本书的第九章,我的疑惑在于读前五章时分明觉得它们可以自成体系,紧接着却突然出现了论述结构的断层,——鲁迅的《故事新编》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与前五章的核心话题有脱节之嫌,倒不如独立出来做个辑子——不知这是否与那被删去的第六章有关。附录里收了五篇文章,其实也足以组成一辑。此书固然得到广泛好评,我却以为它本来可以更出色——黄子平老师自己反倒比读者们更清醒地看到了它的缺憾。
瑕不掩瑜。病、汪曾祺、作家之死、小鲍庄几篇尤好。文字工夫深。
对于我这个入门者而言,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了。
文学评论随笔集,笔触很随性,很多意思都点到为止,观其大略即可。前半部分关于革命抑或进步史观下,文学在与现实政治交织过程中显现出的形态和困境,后半部分则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展露出的思潮和观点,文字活泼有趣,可惜自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无知使观感打了很大折扣。概括起来,“灰阑”这一意象代表着两层含义:一是颇有些“戴着镣铐跳舞”的意思,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无时无刻不与权力发生关系,取材、叙述、人物的取舍,无一不在狭窄的灰阑中腾挪挣扎;另一层意思则是如同马寿郎在灰阑圈中斥责观众和判官那样,这种弱小的声音尽管被权力所忽视,但它并不是一味屈就于宏观现实之下,它的抗争、愤怒仍能发出深刻的回响。至于结尾部分所思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依附与原创困境,放到今天也并不过时,答案也似乎遥不可及,但唯有困惑,乃文学的伦理道德。
考研一年后的重读,好喜欢黄子平老师的文字。
整体框架其实还是五四/延安的对立,“涌动着令人不安的氛围”,即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压迫,但能从文体和叙述切入,发现革命历史小说的史诗性追求与单一历史合法性、以长篇为载体与两结合的新主义之间的缝隙,遗憾的是很多都点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