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时灯火的封面

战时灯火

[加] 迈克尔·翁达杰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532171354

评分

★★★★★
书籍介绍
◆《战时灯火》是诺贝尔奖得主石黑一雄熟读到可以背出来的书! ◆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得主、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翁达杰继《英国病人》之后又一经典力作! ◆《战时灯火》是2018年布克奖入围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 ◆如果还有什么人让你耿耿于怀,读《战时灯火》也许会让你释怀。 ◆权威译本!附上外吴刚教授撰写的译后记《记忆的棱镜》及精美插画! ◆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诺奖作家石黑一雄 ◆《战时灯火》从第一句话就让人沉迷!一部关于秘密和失去的小说,是翁达杰最好的作品。——《出版人周刊》 ◆翁达杰的文字之美有一种魔力:让读者忍不住就驻足凝视!——《华盛顿邮报》 “生活就是‘schwer’(困厄)。” 1945年,14岁少年纳撒尼尔的父母走了,把他和姐姐留给两个可能是罪犯的人照看。 外号“蛾子”的人终日行踪不定,“镖手”的身份似乎也并不简单。他们还带来了一群陌生人,每个人似乎都身怀秘密,似乎都与少年的母亲有着某种关系。 十多年后,31岁的纳撒尼尔还对母亲当年的突然离弃耿耿于怀。他决心挖掘无法理解的往事,试图拼凑出当年完整的故事……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1992年,翁达杰荣获英语文学至高荣誉布克奖;2018年,荣获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 1943年,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19岁移民加拿大。他凭《英国病人》获得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奖。2018年,翁达杰新作《战时灯火》在英国出版,再次获得布克奖评委的青睐。 诺贝尔奖作家石黑一雄与翁达杰对谈时,感叹“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翁达杰也直言:“我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 译者 吴刚,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英美文学博士。从事文学翻译26年,有四百多万字文学翻译作品。翻译代表作有《霍比特人》《美与孽》《莎乐美》等。2016年获得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翻译新人奖”,该奖项每五年评选一次。
目录
第一卷
满桌的陌生人
地狱之火
“电梯男孩邪邪的善举”
艾格尼斯大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太喜欢第一卷的叙事方式了:在对日常生活不动声色的讲述中埋下一个又一个悬疑点,消失的父母、奇怪的监护人、来来往往的宾客、不可知的命运,所有疑问都指向战争背后的重重迷雾,对母亲由思念转向恨或更加复杂的情感,然后在一场悲情戏中戛然收尾。第二卷是对第一卷进行解谜,作者从不同时间线上剪下大量零散段落,借“我”之口将他们拼贴在一起,电影剪辑感很强,叙事效率很高,但在情感上难以达到第一卷的浓度和力度。
英国美女间谍的傻儿子,成年后的寻亲访友历程,告诉我们,过去无法过去,怀念一直凛冽,那匹战时即使逝去的英勇的马,依然在战后血漫满墙,于擦不尽的沟沟壑壑中留下印记,如雨中的波涛回响,湿了裤脚但温暖在胸怀,如深夜赶路的车灯,虽危险但光明和希望在前方。
《战时灯火》的作者在“后二战时代儿童”题材中,选取了一个非常不显眼的群体——战胜国的特工人员——而以这类参战者子女的视角,去重温了战争和他们所成长其中的“特殊家庭氛围”对童年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父母人生的看法和接纳。最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一个个丰满人物在男主生活中的出现和退出,从侧面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场景:即使特工群体的工作危险而见不得光,但其中的每个人,都尽己所能,保护着同事的子女得以安全成长。 书中男主的童年,充满危险和谜题,却又不时令人神往和理解。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天空常常漆黑一片,但你能感受到长夜中的温情,感受到男主对那群前辈隐约抱有的骄傲自豪。正所谓,战时有灯火,乱世有暖色。
我承认,翁达杰太会写生命的脆弱与幸运了!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和翁达杰一样,这么诗意地写出这么克制而深沉的文字。
说实话我真的没有get到这本书的精彩,虽然评分9.6,因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个啥。
翁达杰的细节处理还是氛围感十足 就是这个翻译 诶…
这部小说用美好的文字去描述那些欢乐的童年、无奈的现实、悲伤的过往。第一卷,是一幕幕戏剧的上演:叛逆的童年、美好的爱情、充满新鲜感的经历;突然这一切被打破;第二卷则通过“自述”或是主人公的讲述,逐个揭露演员的过往之事。我是带着学习如何背负着过去继续前行的意图打开了这本书,可能是看得有些断断续续,对这点目前没太大收获。还能记住的,是兄妹俩对于生活的勇气,在面对schwer时的坚强。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是“我们是过往经历的总和”,但我觉得,“我们是过往经历和当下的总和”,我们所经历的,会给我们带来各种特质,应把他们视为工具,充分利用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而不是把他们看做宿命,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过在条条框框里,然后对过去时常遗憾、懊悔,这是在给自己寻找逃避的借口。借此,开始改变。
书腰写着看完会让人释怀,我是品不出这种滋味,特别是进入第二卷回忆和追寻的视角(包括主角和他的母亲),随着母亲形象的重构,她的离开与归来所产生情感裂痕(不只是与母亲)并没有完全被修补,只能说通过得到的线索加上想象,更理解了母亲作为个体的选择,这种找寻的过程可能是战后一代普遍的迷思,很多作品都有呈现。第二卷里的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重回读《英国病人》的感觉。
翻译不行 故事可以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