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的封面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

郭永秉

出版时间

2019-07-01

ISBN

978753217239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选取九个汉字,对“中国”这一概念的演变,中国传说时代与历史时段的衔接问题,中国人的天神信仰与统治者的神道设教,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礼乐起源,中国的刑罚观念,中国书籍的原初形态,中国的百姓命运等,做了概要性质的介绍。 这一本小书,除了透过汉字管窥中国,还希望读者能知道汉语和汉字本身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先民所创制并遗留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珍视与爱护。 郭永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2005-2017年担任裘锡圭教授学术助手。2015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2016年获第一届”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一等奖。2018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出版专著及论文集《帝系新研》、《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等,并参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工作。
目录
出版者的话
绪言
一 中 由神秘主义到道德意涵
二 国 从域到国
三 夏 在还是不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所谓“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本书基于最新古文字学研究,而能见新意,颇足可观。从文字学、文献入手,结合考古,但可议之处是独独撇开语言学不谈。本来对“民”字的辨析最期待,但读下来也最失望。有意思的是称秦始皇为赵政(p.106)。结语中不点名暗批了“中”象建鼓说,应指阿城“光有一腔热忱,而没有对历史上的研究成说及学科戒律抱有起码的怵惕之心,其结果也必然是适得其反的”。
虽然编辑有疏漏,行文也不是很畅顺,但各节的承接、思路的发散、作者的寄托都令人印象深刻,读下来还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
稱此書是1898/1899年以來最好的古文字普及讀物,不爲過譽。 就普及讀物本身的要求來說,此書文筆曉暢,行文得宜,能夠兼顧通俗和準確;不枝不蔓,點到爲止,非常謹慎地確定所要普及的知識範圍;注重使用和討論較新成果(如侯乃峰的三報、鄔可晶待刊稿《孔子與天命》),傳播正確的知識。 此書同時具備較高學術價值。以「德」解「中」而重釋《保訓》相關簡文,通釋獬豸傳說,及涉禹、夏古史傳說的討論(可與作者此前的《帝繫》《新出》互相補充),皆有參考和引用的必要。 此書體現的識見也極可貴。只有讓真正懂得漢字的人來講述漢字,才能在準確可信的基礎上傳播關於漢字的正確觀念,既客觀地認識漢字,也公正地評價中國文化。此書無疑已經做到這點。
这本书好看到我忘了锅里的小笼包,一只好好的双立人蒸锅被烧穿了锅底
每一节都紧扣一个字的学术史展开,是很好的文字学研究方法的示范。同时也展示出,文字学问题不单纯是文字的问题,更是历史的问题。不过,九个字前八个字都系联得很紧密,第九个字略显脱节。且作为科普著作趣味性还是不够。
不是我的菜
文化阐释和历史背景的内容较多(毕竟落脚于“中国”而非“九个汉字”嘛)。封闭期间读闲书多是一件美事~
微信读书毕。由古文字论文化,比较好读,且被科普一些学界最近观点。
开篇就来了两句上古音拟音,能看出作者还是有意吊读者胃口的,不过很快就回归到自己的节奏,不再刻意迁就读者了。总的来说,学术性比较强,应该算不上很有趣味的消遣读物,但文史爱好者读来自会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