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的封面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戴建业

出版时间

2019-08-01

ISBN

9787532172993

评分

★★★★★
书籍介绍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十多部。 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为“最受欢迎导师”。其讲课视频流传到网络上后,获得过亿次播放,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网友誉为“国民教授”。
目录
“何曾料到”与“未曾做到” ——写在九卷本“戴建业作品集”出版之前
代序: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探源
“学术之宗 明道之要” ——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
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此考究
感觉是可以作为郑樵和张舜徽的导读来看,自学经典的一种入门架构基础观点
购书之前不知道这是文章汇编,需要一些基础知识。不过很喜欢关于郑樵的两篇和贯穿全书的观点: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影响了典籍分类,继而又影响了知识分类和人们对知识的价值取向,进而又使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僵化,思想空间遭受挤压。解开了心里一个谜团:中国这几千年来为何对自然及科学知识的追求为何如此至少,就围着那几本神化后的所谓“经” 往死里钻研。
入坑郑樵
戴建业,华中师大教授。本书是其撰写的文献目录学相关的论文,内容从传统的七略到四部的划分,然后是汉书艺文志、郑樵的二十略、张舜徽的目录学研究等相关论文,如果阅读,我倒是建议从后记和附录开始,因为据戴建业自述,他当年读书也听不懂文献学,但是随着工作才逐渐把精力放在文献学上,而且是从张舜徽的著作中学来的,因此倒读就变成了张舜徽的初学读书简目和书目答问补正,然后是清代文集别录和笔记条辩,再是四书提要叙讲疏,也就是跟着戴建业走张舜徽的老路,最后再进入到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郑樵的路子上。不过说回来,其实戴建业是反对传统的目录学,也就是反对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推崇的是郑樵的二十略,也就是用知识学科分类取代原来的四部分类。这个其实是现代知识分类反对传统知识分类,这其实是作者厚今薄古的气质使然。
通勤(以论文视之很普通,以科普视之不好玩
看了一丢丢,他意思就是中国古代学的目的是当君子修己,不是追求技术进步改变世界,所以没有按照研究对象的学科分类?
bian章学术,kao镜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