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两宫间的封面

两宫间

[埃及] 纳吉布·马哈福兹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53217471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开罗三部曲”是马哈福兹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描绘了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四年埃及社会历史的种种变迁,每一部侧重描写一代人的生活,并以该代人居住的地区作为书名。作品颇似一幅埃及现代的风俗画卷。部《两宫间》主要描写这个家庭的父辈艾哈迈德这代人的生活和他们经历的历史事件。艾哈迈德既是位重信誉、有爱国心的商人,又是个威严的家长。他在维护传统道德的同时,又擅长为自己的声色作辩护;他的大儿子无所事事,沉湎于酒色之中;他的二儿子是个青年学生,在反对殖民统治的游行中献出了生命。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

1988年以“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成为首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

阿拉伯世界很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享有“埃及的歌德”美誉。作品传达了对人类现状与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关怀,引人深思,激发良知。

1920年代,埃及处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风暴之中,他怀着满腔的历史责任感踏上写作之路。先后创作了“历史三部曲”(《命运的嘲弄》《拉杜比丝》《底比斯之战》)、《新开罗》、《梅格达胡同》、《始与末》、《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小偷与狗》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开罗三部曲”被认可为阿拉伯文学目前的里程碑作品。

曾任埃及文学艺术很高理事会理事、电影局局长和文化部顾问。多次声明自己信仰社会主义和科学,强调人的灵魂需要自我净化。197...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仅为名声而读。描写过于直白而难以沉浸其中。但确具体形象地刻画了埃及一代家庭与人物,聊作历史与社会知识补充。
然而现在埃及人更愿意重回英国保护
4.5星。埃及的家春秋,因为有伊教加持,家长更专断,家庭气氛更压抑,孩子的反抗更微弱,彼时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主要通过人们的言谈侧面反映。故事情节很淡,就是艾哈迈德一家人的生活,伊教家庭嘛,难免略显沉闷,但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真是精细入微,性格各异的一家人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觉伊教真是与现代文明格不入,对女性尤其不友好,极端狭隘封闭,转型之路既阻且长。
家,春,秋。
#東方文學打卡#
如果让我推荐这版还是朱凯翻译的,我还是推荐这版。因为朱凯那版文句虽然优美,但很多原作中包含埃及特色的事物都没有翻译出来。比如说具有埃及文化特色的“米拉叶”在朱凯的译本里只翻译成了“斗篷”、还有“煤油灯”在朱凯的译本里是“灯”,而这版可以忽略错别字或者语句不通顺,很多代表埃及文化的物品都是一一翻译出来的,而这些文化细节也正是马哈福兹想要向外界传递的埃及传统文化,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宁可要原汁原味的翻译,而不要忽略作家想要传达的东西方文化、着重在于美化词藻上的作品。
写实、朴素的文笔,甚至觉得文字修辞有点太白了,不太想读,对时代和社会的刻画还是很有特色的;还好背景铺垫和故事叙述不繁琐冗长,没有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把我绊倒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