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走出唯一真理观的封面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

出版时间

2020-04-30

ISBN

9787532175468

评分

★★★★★

标签

思想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追求真理和确定性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走出唯一真理观》这本书却提醒我们,真理并非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学术道路和个人经历,展示了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角色。
作者简介
陈嘉映,1952年生,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他的著作涵盖哲学、语言哲学等多个领域,如《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等。此外,他还翻译了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作品,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荐理由
《走出唯一真理观》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哲学思考,对哲学的本质、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学术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不仅揭示了哲学的多维性和复杂性,还鼓励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观点和问题。本书对于希望了解哲学思想、提高自身思辨能力,以及希望探索人生意义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提升思辨能力和哲学素养的青年学者
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探索者
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现实有深刻思考的人。
书籍脑图
目录
【辑一】
走出唯一真理观
我们不再那样感受世界
读懂一两个大哲学家
思想增益元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陈嘉映就像在宽阔的水面,视野宽广,但并不高人一等,在他与二三子的访谈里,始终能感到他用大白话敲打大问题的努力,用他的话说,穷理要连着厚重的感受,以免过度、狭窄地反思,他讲求的贯通,既是在道理和实践之间,历史地看,也是从the few到the many,在观念的范畴,也能和伯林相通,不仅都是“自由主义的底色”,更在于“走出普遍主义”,强调多元之间理解、对话、说理的可能,和周濂等人谈重要性与说服,谈教育、恐袭,都是点到恰好为止,言外更有说服力的可能是他的状态,从天下滔滔沉得住气,到“中年以后就是干活”,以至“一连串越来越纯净的努力”,好日子与良好生活的区别,就累积在这有所为里。这本书读完也没什么波澜,但就像风行水上,慢慢地世界都在流动。
书看得很慢,随时放下,有点胡来。可能也是这本书的编法所致,随陈老师的笔法,总有兴之所至、点到即止的意味,大白话之下挂了许多沉思的钩子。同时呢又时时警惕不要飞离生活太远,不要过度反思。这时候阅读真的只是一种陪伴,像一台“善感求真”的收音机,想听的时候就打开,说是某种抚慰也全无贬义,看完之后只觉得一阵轻松,可以继续“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就有点哲学的意思。
三星半。把演讲、访谈、书评等杂凑在一起,编成一本书,着实勉强;参差的质量,不一的内容,与颇具实用主义色彩的“走出唯一真理观”这个书名,匹配度不高。不承认唯一真理,不是要走向粗俗的相对主义,因为能对话就不是相对主义,通过对话能深入自己,找到自己实实在在相信的东西。与周濂的对谈,相对较为精彩,既有共识,又有交锋。陈嘉映对过度反思的警惕,来自于伯纳德•威廉斯的洞见:无所不在的反思会威胁和摧毁很多东西,因为它会把原本厚实的东西变得薄瘠。要靠厚重的生活把反思衬托起来,反思以“不压垮生机为限”。但如果没有反思,过好日子的愿望压倒一切,整个生活就会缺了一种张力,提升生活的力量会消失。遗憾的是,诸多话题囿于形式,皆未能深入,像陈嘉映比较喜欢引用的“知其虚无而守其笃爱”(布鲁门贝格语),也未能展开述说其深意
此书十分锋利!在我手上划了三道口子
时代贫瘠,但陈老师是沃土
太厉害了 受益匪浅!!!
把建国推荐的四篇看了一遍,或许会更适合作为工具书
本书大概由三个部份组成:1)各种主题的对谈 。2)围绕陈老师近些年出版书籍的漫谈 。3)陈老师的一些读书感想和评价。 读过陈老师其它书之后再来读,可能会有更好的思考和体验。
2022-4
看到了相似的路径,意味着,又将再次出发。 把海德格尔提上日程,以及,要开始读诗了~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