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线无战事的封面

西线无战事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出版时间

2020-12-31

ISBN

9787532178377

评分

★★★★★

标签

历史

用户评论
硝烟的味道留在嘴里是苦的 毒气会像水母一样袭来 中毒的人会连续几天咳出烧掉的肺 刺刀要刺肚子不刺肋骨防以被卡住 有人死了就说屁股夹紧了 调侃一切只为不致疯狂 新发的衣服会在受到皇帝检阅后收回 敌人信上的语言无法读懂 但每个能破译的词都像一颗子弹射向胸膛 看过许多关于一战的影像,但那些残酷的影像都不及文字带来的冲击大。因为这些文字都直接来自当年那些“迷惘一代”的真实所想,能硬生生把人带回残酷的泥泞之地。 书读完了,我却记不住几个名字。我也相信很快就会把故事忘得一干二净。这不是因为它不好,恰恰是因为它太普世。当你环顾四周,那些工匠,职员,学生,农民,教师,就是百年前他们奔赴战场前的模样。
竟然是姜乙的译本!因为之前在上课上老师提到过《永别了,武器》和《西线无战事》的比较,所以就不由得的以这个视角去看待这部小说。 可以说这本书虽然与《永》成书时间相似,也都在高举反战旗帜,但是《西》相较于《永》的反战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仅是主人公自己,也包括法军和俄军,每个人都被战争摧毁了人性。 并且《西》在战争场面描写着墨更多,也更真切。 雷马克以德军的视角反观战争,更加清醒,也更加深刻。 而海明威则更重视个人心态的表达。 我猜这或许与两人所在国家的参战时间长短有关。
最差的和平好过战争。
2020年最爱的一本书。这部翻译真的太美了,无处不在的细节刻画美而凄厉。 读的时候没有记得太多,意识里面却充满了浑浊的气团中萦绕的哀嚎,嘶吼,悲鸣和轰炸声…已经分不清那是人,动物还是机器的声音…人的意志被摧残,人的思想被扼杀,战争永远带来无尽的毁灭… 十九岁的年纪,本该走向未来,走向生活,却被教育者驯化成了冷血战争机器,生活被战争割断了,毁灭了,在战争面前,除了生死,没有尊严,没有情感,没有人性… “我们年轻而觉醒的双眼看到,老师们对祖国的传统观念,此刻在这里,华为对个性的扼杀,即便对最卑微的女仆也不会如此苛刻。”
只有经历过战争之殇,才能写下横亘于西线之上的鲜血与悲怆。
最好的反战小说。
—哪怕书中全方位的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但真实的战争,远不及书中的万分之一。 —从刚开始看书中描写战争时内心的煎熬与恐慌,到最后对战争残酷的麻木,我的内心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热血恐惧麻木到释然,期间在我心中已然经历了一场战争。 —母亲留着一罐果酱,四处收集来饼干,等待生死未卜的孩子回家。忍着剧痛在孩子回部队前夜默默地陪着孩子。住院前强撑着垮掉的身体亲自为孩子做了最后一次土豆饼。哪怕书中描写亲情场面少之又少,但是亲情却是一道刺眼的光,在战争这块黑色幕布前,刺的不是眼睛是人心。 —给战俘分食物,喂战场流浪小猫,为法国敌人包扎。经历战友一个个死去,最后释然决定结束一切。保罗二十岁,他是个孩子,是个老兵,他胆小善良懦弱,也坚强残忍可靠。
行走在春天,就是行走在生死边缘。 生命光华的绽放只在片刻,而余生仅仅是为了抵御和延缓未知但早已注定的死亡。 一个人生命甚至可能由于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从未绽放就已经迷失。 以战争为延伸的政治世界确实不能以一般的道德准则衡量,但是人不论际遇,都天然召唤着良知和自然,如何能不痛惜?如何能不呻吟? 民族主义/大利益集团/资本扩张的全球利益争夺/战争从未远离我们,甚至于现代化的新形式一样奴役征用着我们。虽然要把战争换成打工,显得有些轻浮,可谁能说不是如此呢?在如此辛劳的泥沼大地上,呼唤,求生,佝偻,求生,甚至以死亡,因莫大的无以依托与彷徨而求生。
原来这是德国人写的!还是写的一战! 战争真的太残酷了。
“我看见民族间被迫为敌。人民沉默、无知、愚蠢、顺从,无辜地互相杀戮。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