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草原十年的封面

草原十年

安宁

出版时间

2022-10-01

ISBN

978753218126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它以一个草原小镇为标本,记录呼伦贝尔草原上普通牧民十年的生活变迁史。作家安宁在30岁到40岁的十年间,一次次回到自己第二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她看到了一个草原小镇的历史,一代人的历史,一个牧民家族的变迁,以及草原生态的变化:当我们回望草原上的人、动物、植物,它的壮美与广阔,会发现它犹如汪洋大海,波澜起伏,每一道小小的褶皱中,都闪烁着时代耀眼迷人的光芒。 安宁,生于八十年代,山东人。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已出版作品26部,代表作:《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乡野闲人》《迁徙记》《寂静人间》。荣获华语青年作家奖、茅盾新人奖提名奖、冰心散文奖、丁玲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三毛散文奖、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广西文学奖、山东文学奖、草原文学奖等多种奖项。现任教于内蒙古大学,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目录
自序 它们无足轻重,又闪烁光芒
第一章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人们
第二章 在冬日苍茫的雪原上
第三章 生命的尽头遍地繁花
第四章 死亡与新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安宁老师有无限的包容与温柔,就像她的散文一样,适合治愈人心。
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在靠近内蒙古的一个县城下面的村子待两年。从物质意义上来讲,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偏僻和贫穷的村落,村子里没有超市,整个乡镇没有一个理发店,就连最近的快递点也有20多公里远。但我却是由衷地爱上了这个村子,这儿有有朴实的村民,有安静的晚霞,有蔚蓝的天空,还有美丽的草原。是的,这儿的草原尽管算不上辽阔,但在七八月时节依然十分美丽。所以在读安宁的《草原十年》,我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这是没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很难体认的情感。作者的文章也让我想起了李娟的散文,也许只有深耕于生活并不懈于思索的人,才会有如此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吧。作者显然是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在里面,即使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平静、安宁与喜悦。
一级作家、现任教于内蒙古大学的80后山东人安宁,在《草原十年》这一部长篇纪实散文里,以草原小镇锡尼河西苏木牧区为标本,记录作家安宁在30岁到40岁的十年间,所观察到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普通牧民的生活变迁史。
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下的草原风土民情,十年时间,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和事,不变的是那份包容与亘古的美。
《草原十年》清晰地记录了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以及蓬勃的动植物和普通牧民的生活变迁,讲述了最真实的草原故事。“刚刚下过雨,天空蓄满厚重的乌云,大地静寂辽阔,湿冷的雨珠沾满每一根草茎,于是,整个呼伦贝尔草原都沉甸甸的,大片大片的绿意摇摇晃晃,仿佛要从湿漉漉的草尖上坠落下来。”锡尼河西苏木是一个完全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小镇,安宁爱人的故乡。草原辽阔,牛羊成群。这不是诗意的期许,而且真实的生活。因远离故土,内心哀愁弥漫的她在爱人的建议下前往草原散心,由此才有了关于牧区生活的记录,在安宁笔下,草原是梦想驰骋的地方。她说:“我对这片草原深深迷恋,它让我看清了生命的卑微与高贵,也看清了人类与万物应有的和谐关系。”
但是也会有人,如同草原山的牛羊,即便有些时候会看一看远方的世界,但是他们最终都因为留恋脚下的土地而没有离开。他们同这片土地一般,永远专注于脚下真实的生活,他们勤勤恳恳,为了草原上的未来而努力。
很真实细腻的一本散文,记录在呼伦贝尔的十年。想到了李娟关于阿勒泰的散文,都是关于人,关于生命,万物自然。从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对草原的深情,闭眼仿佛能看见那些生命的澎湃和生生不息。
一整本的风土人情,初习到的是风土,温习的是人情。作者温柔又幽默,富有童真地和我们切谈那些生活里的故事,每一页都有些闪光的地方,忍不住做点划线,又害怕打扰了这个像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样洁净的书面,不过看着每个小标题上那嫩草一样的装饰线,还是划了下去。 讲述的时间是连续的,像一个去了草原十年而久未见的朋友,我们从开始说起了一只误闯人家的狍子而为它的可爱而欣喜,却又在后来提起时共同为它追寻自由而自杀的故事悲戚。印象很深的是,作者来到草原后小镇里去世了三个人,她比较起了那个作为独生子的死者和其他的死者,认为独生子的父母悲伤会更甚,又被她的阿妈点醒而为自己无关痛痒的同情来愧疚,我看看停停,享受起来思考的幸福。 人在草原上被放的很小,故易生敬畏,这是我们缺少的,那份对人情、自然、孤独乃至遍布万事万物的敬畏。
我将离开,我仍将无数次回来,生命不会死亡,因为草原永远平静如初。
人物传神,气韵生动,话说有没有好朋友推荐一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