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浪的景观的封面

浪的景观

周嘉宁

出版时间

2022-07-31

ISBN

9787532182244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和朋友们曾置身于90年代的热带风暴。我用自行车带着朋友,笔直冲进水泊,奋力踩着踏板。

而后,我们共同来到了干燥的下世纪。”

——周嘉宁

※ 睽隔四年,周嘉宁《基本美》之后全新中篇集,以《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完成千禧一代中篇三部曲,分别从“ 天才女孩”、地下服饰、电台文化三个主题入手,加之扎实、精确、节制的叙事,勾勒出全球化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人的内心特质。

※ 关于集体记忆与个别的梦,浪尖的风与好运,遗留于浅滩的残骸,友谊与纪念碑。来自世纪初的共振充盈着此时此刻,直至曾经发生的热情在日渐完整的秩序中重塑自己的形状。

※ 从偏远的美国小镇,到南京某处名为“防风林”地下室,从挤满罗大佑歌迷的南下列车,到已不复存在的上海迪美地下城,周嘉宁书写时代浪潮中的友谊、爱情、梦想,以小说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一块干净明亮的地方”。

本书收录了周嘉宁2019年至今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再见日食》(2019)、《浪的景观》(2021)、《明日派对》(2022)。

《再见日食》:日本作家满岛拓时隔二十年再访佩奥尼亚小镇,与青年时代的友人们重逢,而怀有隐秘过去的中国少女泉,早已失散于世界深处,只被拓用语言留存在虚构中。此刻,湖泊、草地与森林交汇的乌托邦,一场葬礼已经结束,一次日食将被见证。

《浪的景观》:似乎是为延续世纪末的旧梦,“我”和群青加入新世纪弄潮儿的队伍,在迪美地下城盘下档口,做起服装生意。在时代浪潮中,友情、爱情、金钱和梦想被高高举起,又迅速被席卷,留下一地泡沫。当“我”站在沙滩上的金字塔面前,却决定不再做一个困在回忆里的受害者,而是伸长手臂,向宇宙发出勇者的信号。

《明日派对》:午夜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张宙,像一段没有形态的波段,连接起“我”、王鹿、潇潇和“作战指挥部”一群人的友谊,我们遍历世纪初的上海、南京、北京和台北,在虚拟时空、在长江口湿地,试图搭建一个关于音乐梦想的“明日派对”。然而在时代的挤压下,一切似乎难以维系。劫后余生的人们顺流而下,心怀感激,在河的这边靠岸,向河的那边挥手。

周嘉宁,

作家,英语文学翻译。出版有小说集《基本美》,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等。

目录
再见日食 ........................001
浪的景观 ........................065
明日派对 ........................151
用户评论
一恍然,最早看周嘉宁已经快20年了。
比四星高点,可能是因为最后的短篇里出现了许许多多与我有过无限交集的城市、地点,一切都太过真实,像是可洞见的当下世界。整本书读起来很流畅,像浪一般干净明亮,又能感受到其中的怅然、迷茫和生机交织在一起,读完之后多少都有些回味没能散去。
3.8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青年们热血又无望、混浊又肆意的青春,文字一读便被拉扯进去 但是恕我无法代入难以感悟 毕竟社会青年风头正劲的时候,我刚刚出生😅
三个中篇,都模糊了时间的定义。在回忆构建的浪潮里,随着一股股浪上升、下跌,是友情、爱情,是无畏、狂热、冒险,还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他们在浪潮中来来回回,却又无可阻挡地向前行进着。
总是要隔着距离才能知道现在的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就像要在二十年之后才能知道要以怎样的语气去描述二十年前那个生机、梦幻、没有规则的世界。看完的深夜想起去年除夕和朋友翻过公园的栏杆去结冰的湖面上走,没有月亮的夜里太黑了,但很快乐。一直没有脱离秩序生活的我,居然到现在也无法完全融入秩序。bo写得太好了,为一些细小的段落一直在流泪。三篇都很好,奇怪的最喜欢第一篇,喜欢那种疏离却又靠得很近很近的感情,未曾言明的差异但又能越过障碍的片刻的共振,喜欢那种没有刻意收束在一处的能量,却充满了超出叙事需要的细节和细微的情绪。我们曾和朋友在这样的时代里相遇,一起那样挥霍和交谈过。真的很为拓说「他是为了他们而写的」而感动。为了将过去托付给将来。谢谢bo写了这么好的三篇小说。
一口气翻完少时偶像女的新书。查阅了下我上一次读小说是在2014年,好久没体验读小说的快感。周同学的文字感依旧熟悉,流畅干净多了克制少了从前那个用力过猛的做作感(毕竟周同学也四十了)书写的仍旧是最熟悉的千禧年前后的城市景观和将要成年未成年的青春的意象。周同学毕竟影响了我十年的音乐审美啊,不是文字审美。
太美了,翻开书就立刻进入另一个世界。梦中的生活,友谊,自由。美国、上海、北京、日本,湖面、服装批发地下城、防空洞。
《明日派对》最喜欢 总是幻觉我也曾出现在那个世纪之交,目睹那场浪潮
愿浪尖的好运相随。
嘉宁越写越好了。如此一再游荡在“一贫如洗,绝对纯洁”的世纪初,“守护着现实中原本不可能存活下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