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试论诗神的封面

试论诗神

王炜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53218382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诗人王炜于2019—202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所做的系列讲座记录稿。

讲座以“试论诗神”为主题,共分15场。王炜从《小吉丁》《青铜骑士》《诗解释》《十二个》《诗论》《胜利》等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文本出发,深入解析了“何为主流”“交叉时刻”“风格问题”“诗与真”等正从历史切入当下的重要命题,兼具对世界文学与思想史的丰富认识。

“我们将在这一系列课程中直接去阅读诗和诗人,而不是目的性地绕到理论家那里,在他们的转述中“阅读”。我们将仅仅作为一个读者,而非自我理论化的事先评判者,去直接地读那些不仅是不可替代的美学事实,也是精神事件的诗作。”

王炜,1970年代生人,诗人、批评家。迄今主要作品有诗集《灭点时代的诗》《光明备忘录》和《诗剧三种》,文论集《第二次普罗米修斯》和《我们的归零地》,剧作《航船》等。

目录
第一讲 诗神诸相
第一节课
“一个熟识的复合的灵魂的眼睛,既亲近又不可辨认”
第二节课
荷尔德林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收获,但我的疑问是:学生是否能听懂,毕竟是“讲座记录”。
杰作。
绝对的好评
封面、纸张、平装锁线都让人读着挺舒服,装帧做对了。不过还是想说,正如王炜在前记中坦言的那样,这类文本对于作者自身写作的激发意义可能更大。其密度、理路,貌似值得细读、深思,然而倘若读者本已和王炜的诗学旨趣相似,又对他写及的内容足够熟悉,甚至完全有能力越过他对各种中译的转引,径直攻向原文,那么当然只需要翻阅一过,完成一次对话即可。而诗歌读写的初学者,也只需读上那么几页,便能循着作者在正文开端言明他想提供的“一些阅读线索”,找到某个入口,开始漫无目的地游离,乃至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一条诗学路径,本书完全可以抛诸脑后了。当然这也说明,它是一本部分达到了作者意图的好书,至少是一份不错的书单。另外,这类文本如能编制一份索引(起码是人名索引)作为附录,会清晰、明亮不少。
与其说试论诗神,不如说召唤诗神,这部诗论和王炜的诗歌创作是一体的,或者说这部诗论在他的诗之前,这本书只是一次后来的亮明原形,通过它可以更好理解王炜为什么那样写。王炜对自己写作的定位不是神,而是最接近神的英雄或智者,他的写作展开的就是此种接近的距离和不可结合。王炜是一个诚实的论者,始终没有提出更易于召唤的说法,所以这部书的门槛显然,也因此有其特定必要性,在一个众人茫然,大多写作者也无立锥之地的时候。此书作为大学里的讲座讲稿价值则很可疑,如果只是听过一遍,基本只能是一次听和尚念经的体验。
肯定是非常好的论述,王炜对我的启发一直很重要,但是尽管是这样好的笔记,女性写作者也无法在其中铸造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的语言,这也是我对王炜的论述一直存在的警惕。还很惊讶的是,这本长达650页的讲稿里面,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女性/诗人作者…也是挺不可思议的
学生会如何理解?读懂需要抑制住大团诗论的烦。还是写写我的诗去。
读的未删减版,不光是理解现代诗,也是理解王炜本人的诗的重要途径(绝对不是宣传语里所谓的“现代诗阅读书单”)。里面有很多段落与王炜的其他文章有重合,也引用了《毛泽东》(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删减)和《山河概述》,很喜欢其中的关于写作的废墟和何是为未来而写作这个主题,也有些像是对霍达谢维奇和布朗肖的再阐释。王炜始终具有一种把熟读欧陆的我们拽回现代中文语感的力量。
读书笔记,水土不服。
今日仍生活在中国的人文主义者的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