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迷影的封面

迷影

程波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53218525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波全新短篇集

16个光影斑驳/神秘/现实的故事

用摄影机般的注视冲破日常当下的藩篱

流动的语言/生长的故事/在空灵想象中腾挪游走

“我”是一名生存于斗室的实验科学家,带着一个神秘的小木盒走向对初始狂热爱情的寻找。

行程中,“我”遭遇偶劫、丢失车辆,辗转来到海边码头,以确认心中“她”与“她们”的历史信息……遁入暗夜大海,“我”游向城市的水道,解救了一条受难的美人鱼;她赠“我”发光鳞片,说:当需要时,对它们说要有光,于是便会有光。

借助美人鱼鳞片的微光,斗室中诞生出“地铁进站”的巨大影像,一种地老天荒的情感在幽暗的房间里荡漾。

#我迷恋的那些影子,其实一直就在那里等待着我,等待凭我而生#

程波,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毕业,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教育部戏剧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等。著有《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电影的探索策略研究》《光影路:世界电影地图(三卷本)》《现象与影像:立雪斋电影笔记》《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西风破:西方美学讲读》《天才与疯子:达利传》《光影中国十讲》《影视艺术概论》《西方美的历程》等多部作品,发表学术论文、影视评论百余万字。理论研究和评论写作同时,从事剧本、小说、诗歌创作,创作、策划、拍摄、监制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多部,曾在《山花》《青年文学》《小说界》《小说家》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

目录
迷影
别人的房子
达利的一天
对岸的树林
呼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甚趣味的自我抒发
用镜头语言描写的小故事,像光影的碎片一样流动着,富有生命力。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斑驳的蒙太奇的氛围。
蛮好看的短篇小说集,也许因为事先知道作者做电影评论,在语言里发现很多镜头感。第一篇<迷影>就很惊喜,不知道哪来的科学家揣个小发明想找到(制造)爱情,一种冷静的疯狂。个人最喜欢<对岸的树林>,让我想到侯孝贤年轻时拍的《冬冬的假期》。全篇就是讲一群小孩子在自己玩,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玩的蛮开心,但是从小孩天真单纯的视角里看到的开心呢,又含有一点残酷在里面。
作者程波的写作技巧非常高超,娴熟运用人物的心理波动推动情节递进,每个人的对话初看平平,再看却无不氤氲着生活热火朝天的隐喻气息,扑面而来是都市浪潮迭起的底层暗流涌动。 《迷影》关于底层的叙事比较多,细节决定命运循环播放着。阅读此书时有阴郁,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生活悲苦的共鸣。
《迷影》中的16个短篇都在从各个方面探索先锋的意味,在语言上在叙事上都做了一定的尝试, 因而每一篇都各有千秋,所以读起来总有新鲜感,而几篇短篇又互有链接,有种层层叠叠的感觉。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在进行一种影像思维的写作,是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不错蓝本,例如《迷影》就适合神秘学相关的游戏(尤其是解密游戏)、短片的呈现。除开场景的具象化以外,语言文字同样能营造出画面氛围。而在故事上,同样是有摄影机般的克制关注感,光怪陆离。
《左肾》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这篇比较关注底层人民、边缘文化。这个故事读来让人悲伤,在上海打工的卢刚为了省钱过年没有回家,另一个青年杨青峰则为了给孩子治病来到上海卖-肾,两人本来没有交集的人因为卢刚的室友住到了一起。除了他们,以出卖肉一体为生的女人,靠偷和骗谋财的李会泉也出现在故事中,故事很有戏剧性,而卢刚常常感觉腰部不适也好像预示了什么。故事结尾充满了讽刺和无奈,“他从他的身上取下了他的左肾,从此他和他的家庭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余华老师的那些作品,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书写比玩文字游戏动人多了。
篇幅都不长,然而寥寥数页就能完整切入人物的一段经历,叫读者沉入人物的情境中,观感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