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浮生六记的封面

浮生六记

沈复

出版时间

2000-05-01

ISBN

978753252703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共收清人小品四种,即冒襄《影梅庵忆语》、沈复《浮生六记》、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和蒋坦《秋灯琐忆》。这四种书中涉及的四个女性,都是很有文才的人,而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遭遇。四书作者都以抒情的笔调,表现悼亡的主题,其中著名的为冒襄之悼董小宛。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

目录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影梅庵忆语    冒 襄
浮生六记     沈 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实在…不喜欢这本书。。林语堂说芸娘是世间最可爱的女人,这怕是建立在芸娘花式宠老公这事儿上吧。在无能又软弱还圣父的文艺男沈复眼里,把他宠上天的妈系妻子芸娘当然十分可爱。甚至说在很多男人眼里,大概这种对自己无限付出又能聊到一块的女孩简直天使。但就这对夫妇的一些事,就无法用正常思维方式去理解。芸娘给自己没钱又年纪大的老公物色拜金十多岁花季歌女当妾…明明老公和弟弟关系就不咋好,还去给老公弟弟当担保人…啥脑回路啊…这对夫妇甚至把自己年幼的子女送去当童养媳和商贸学徒,然自个儿跑去发小家休养快活……更不说沈复这种恶心男,妻子重病家里没钱,还不肯降低生活水准,“你可以不治病,我不能不喝酒;你可以生活拮据,但我不能不嫖娼,可是芸娘我爱你啊!”??……这对夫妇怎么做到这么被人吹捧啊?就这种爱情还向往??长点心吧
不知道是否因被冒襄恶心到了,文人皆喜自比杜牧,叹息无奈留名薄幸。四篇悼妻/妾之作逐一看过,只觉文艺青年不可交、不可信、更不可恋。
冒襄太狠,沈复太懦。蒋坦见识平庸,下笔寻常,文犹自然;至于陈裴之,借悼亡妾之文,作鼓吹自己之集,藻饰无穷,弥增虚伪,令人读之作呕,实不宜收。掩卷而叹:是知良缘难逢,渣男易遇,彼四人之不幸,皆由“从夫”二字也。
情真意切却又娇柔造作地叫人生厌。
浮生六记自不必说,我这种水准的,连挑瑕疵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影梅庵忆语是我第一次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境遇问题,读着读着竟然得出了奇怪的结论,即男人和女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差异,是自古有之。董小宛真是个好姑娘,在冒襄笔下简直完美如天地之初,而冒襄字字句句诚恳不必多言,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些距离感和冷漠,好听点或许叫客观?他的记叙,在我看来描述居多,感情却相当收敛,除了刻意袒露心迹的几句之外,其他的话仿佛来自一个局外人之口。直到最后描述失去之痛才让我感受到他的爱意。这或许是那个时代文人表露感情的方式?呵呵,存疑好了。阅读体验不错,点赞。
起初我不明白,为何顾颉刚在日记和家信中屡次提到这本书,直到读完“闺房记乐”一章后,心中也有了几分数张。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看前面总想吐槽沈复的无能不上进,看到后面反而有点佩服他了,凄惨一笔带过,寄情山水间,这种豁达也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恐怕陈芸是众多男性的理想伴侣吧(我一女的也想娶陈芸哈哈哈哈哈)
年少读课文不懂,而立之年在读,才知为上上之佳作
谁再给我宣传绝美爱情试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