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无主之家的封面

无主之家

[德] 海因里希·伯尔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7532716272

评分

★★★★★
书籍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 1917―1985),德国作家。生于科伦一个雕刻匠家庭。1939年如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受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战争深恶痛绝。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他的前期作品着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五、六十年代,他的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70年代,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他以杰出的成就成了著名的“废墟文学”的扛鼎者。伯尔的小说创作手法基本上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但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的作品大多是回忆式的,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塑造人物形象时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有对时代广阔的...

用户评论
念伯尔的书无疑是不易的。他很慢热,总会不予空隙地给出大量的信息。他很冷峻,要你足够保持冷静。译序中放大镜的表述是挺准确的,原本家常便饭的正事,天经地义的好事却成为了一种厌烦的负担。他对于道德与纳粹的批判,也为我们读者打开了一扇窗。不过以看过莱尼的经验,回头再评他的前期作品,是否在结构上费了更多的功夫呢?而虚弱了相对清晰地人物个性。
经典作品,学习
无主之家,内容如标题,两个没有男主人的家庭,女主人背负着“不洁德”的标签,一个是想结婚而不得,只能频频更换“叔叔”,另一个是因为成为黑寡妇之后的伤痛而不愿背负再一次的婚姻枷锁。不是没有爱,只是这种爱太沉痛。在二战刚刚结束的德国,罪孽者、受害者和茫然无知者都不愿提及或不了解这段历史,而这段历史还算不上历史,它仅仅刚刚结束不足十年。在新生代的记忆中只有生活物资的匮乏,物价的飞涨,单亲家庭仓促组合的社会现状还有就是对于基督教义“不洁德”的强调,以及在他们的教科书中提到的纳粹仅仅是指俄国兵,而在这之间最令人痛恨的是不洁德、是俄国兵。忘却是最为可耻的,而背负却又满载着伤痕。伯尔的《无主之家》比之前的作品人物更为多样,所包含的线索也更为复杂,其中人情冷暖,国恨家仇囊括其中。
给四星半吧,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宏大意图或者很明显目的性的小说,却比很多创作意图很明显的要出色。有些地方略显繁琐,但仍掩盖不了整体的出色。
两个在二战中失去父亲的家庭,表面上看Martin和Heinrich家完全不同。Martin家经济条件富裕,Nella独立自主,不依附男人,高傲又美丽。而Heinrich家清贫,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依附于各个"叔叔",生活拮据补牙钱都没有。Martin的姥姥可以随时随地开出一张张支票,而Heinrich精通数学只为想方设法为家庭节省开支。Martin最爱的食物是穷困人家最简单的黄油拌煮土豆,而Heinrich连去餐厅吃饭的机会都没有。虽然他们的生活差距如此之大,一个一直不愿结婚,一个看似脱离了原来的苦海拥抱新的生活,但其实这两位女性的形象依旧是相似的,无主之家,却没有真正做到独立女性。Nella一辈子沉醉在白日梦里,认为她最爱的Rai终可以回家,而另一个母亲不过又跳入一个新的生活死循环。如是而已
人物视角有点乱一开始没看懂,再看一遍就好了,现实意义很强的一部作品
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只记得很好看。冷峻又有深度。市面上海因里希波尔的书基本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