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朽的封面

不朽

[捷克] 米兰·昆德拉

出版时间

2003-06-01

ISBN

9787532730506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歌德谈到不朽当然和灵魂的不朽毫无关系。这是另外一种世俗的不朽,是指死后有留在人记忆中的那些人的不朽。任何人都能得到这种伟大程度不等,、时间长短不一的不朽,每个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可以有这个向往。我在童年时代每星期日都到一个摩拉维亚村子去闲逛;据说这个村的村长在他家的客厅里放着一只没有盖盖子的棺材,在他对自己感到特别满意的适当时刻,他便躺进这口棺材,想象着自己的葬礼。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躺在棺材里梦想;就这样,他居住在他的不朽中。

目录
第一部 脸
第二部 不朽
第三部 斗争
第四部 感情的人
第五部 偶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是什么让米兰昆德拉允许弗朗索瓦·里卡尔这个笨蛋总是在他书屁股后面粘上自己拾人牙慧的拙作的呢??
读了五六遍的书。
过分思索的小说。但《不朽》的震撼是百科全书式的震撼,相比之下《生命之轻》是简洁的。昆德拉的小说哲思味浓重但并不指向教化,而是在呈现的基础上教你认识与探询,书中的思考从属于人物,是对人物存在状况的展示而非作者的肆意凌空。在昆德拉看来,所谓隐含作者看似抹去作者在小说中上帝般的权威地位,实际上只能使人更加听命于写实的幻觉。作者永远都是小说世界的造物主,小说也永远属于文字的建构物。因此《不朽》中昆德拉直接作为小说角色在书中出现,对文本坦荡的介入、对作者权威性的毫不掩饰其实正显示出作者权威的相对性。《不朽》中“昆德拉”作为文本的组织者,不过是庞杂小说世界中试图与角色进行角力的特殊角色,多元对话与复调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呈现人类存在的多维纵深。昆德拉拓宽小说的边界,但并不背离小说的精神。
昆德拉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冷静而疏离。很多年以后重读,理解到他在我灵魂上留下的印记。
我觉得米兰昆德拉的书最鲜明的一个表征是他所特有的一种冷静的幽默感。
走向椅子的过程是荣耀的并且永远也走不完
暂不喜欢这种逻辑性故事性太弱的小说。我理解的小说,或人物或故事,起码要立起来,而不是各种浮想联翩企图表达思想而忽略人物与故事。
阿涅斯是我读过的昆德拉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女性形象了。
怎样才能爱上一个具体的人 (只读了一半 留着重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