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魔法师的封面

魔法师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时间

2008-01-01

ISBN

9787532743988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最初感觉到《洛丽塔》的轻微脉动是在一九三九年末,或一九四○年初,在巴黎,是我急性肋间神经痛发作、不能动弹那个时候。依照我所能记起来的,最初灵感的触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报纸的一条新闻引起的。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一名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运动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这个可怜东西的笼子的铁条。我心中的冲动与后来产生的思绪并没有文字记录相联系。然而,就是这些思绪,产生了我现在这部小说的蓝本,即一个长约三十面的短篇小说。我是用俄语写作的,因为俄语是我自一九二四年以来写小说用的语言。(这些小说大部分没有翻译成英语,而且全都由于政治原因在俄国禁止出版。)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和普罗旺斯。可是,我不喜欢这篇小说,所以一九四○年我们移居美国后的一天把它销毁了。 大约在一九四九年,在纽约州北方的伊萨卡,一直不曾完全停息的脉动又开始让我不得安宁。关联的情节又带着新的热忱与灵感相伴,要我重新处理这个主题。这一回是用英语写作。那是在圣彼得堡,大约是一九○三年。性早熟的女孩现在带一点爱尔兰血统,但是,实际上还是同一个女孩,与她的母亲结婚这一基本思想也保留下来了;但是除此之外,这部作品是新的,而且悄悄的一部长篇小说已经成形。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目录
魔法师
作者按语一
作者按语二
英译者按语
魔法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洛丽塔》的姐妹
洛丽塔的前奏
回家的书架惊奇之一。
说蓝本其实也勉为其难,有动机但走向完全不同
这就是文学家:把一瞬的幻想放大成中篇,然后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之继续放大成几百页的名著。另外,直男的脑内难道都是这样的么,何等残酷⋯⋯
将亨伯特并不可靠的柔情与这位魔法师的疯狂与自省对比起来看会很有趣。
不管它写得多美多好吧,总之,我不喜欢此类题材。
8分 文学作品的好坏不以道德为标准,这本书写得如何?写得太好了。文字精准、美丽、梦幻,修辞奇妙,非常独特。对“魔法师”的心理把握得太好了,第一人称读下来,让人非常震撼。但是,这本书的道德取向确确实实会让人在震撼之余感到心理甚至生理不适……实在不愿给这本书一个极高的评价。翻译水准,个人感觉相当不错,至少比《洛丽塔》强,上译的《洛丽塔》太难读了,读不进。
入住旅馆到结束那几页读的时候屏气凝神,全身都贪婪得陷入其中。诚如译者所言“作者爱玩弄文字,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含义”,但那些天马行空又精准到出其不意的修辞、对肉体与欲望入木三分充满张力的描写真是有如“魔法”一般,但毕竟是“废料”没有完全放开手脚。
納博科夫,你很厲害,但洛麗塔我沒好好讀,這本也一樣。我覺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