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好笑的爱的封面

好笑的爱

[捷克] 米兰·昆德拉

出版时间

2010-12-31

ISBN

978753275287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好笑的爱》内容简介:在三十岁前,我写过好几类东西:主要是音乐,但也有诗歌,甚至有一部剧本。我在多个不同的领域工作·——寻找我的声音,我的风格,寻找我自己。随着我的《好笑的爱》的第一个故事(写于一九五九年),我确信“找到了自我”。我成为写散文的人,写小说的人,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什么人。

那时候,我深深渴望的惟一东西就是清醒的、觉悟的丑光。终于,我在小说艺术中寻找到了它。所以,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目录
1 谁都笑不出来
2 永恒欲望的金苹果
3 搭车游戏
4 唐聋吏
5 主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米兰·昆德拉,人类灵魂的拆迁办主任
深深的讽刺,认真的生活认真的爱,是件听起来是件荒唐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极出色的处女作,依旧昆德拉式的戏谑,其中搭车游戏最为心水,昆德拉将语言玩弄到另一种境界:转换自如地描写一对自我伪装男女的心理,将一个荒谬而自虐的游戏自洽地进行下去,游戏与生活的边界模糊不堪,以至于结局的荒谬性显得无关紧要了。
我太爱搭车游戏了。读的时候觉得每一段议论都是探讨男女关系的真理,回头整理笔记才发现很多时候昆德拉都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比如《永恒欲望的金苹果》的狩猎理论,《座谈会》里的大收集者理论,屁股形状的忧郁,像裹尸布一样的白裙,《哈威尔大夫二十年后》的平庸性爱靠话语照亮理论。这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把爱欲从一种随心所欲的享乐包裹成为一种学问,主人公们对待爱欲的严肃和虔诚态度让人发笑,好笑的爱,不好笑的世界,这种态度来自于对其他事物严肃性的放弃和讽刺(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生命和衰老,还有所谓的爱情)
我真是佩服米兰・昆德拉对于人性的那种手术刀般的洞察。无意义且荒谬的爱情。
探索人类情感的一万分之七。/越读越喜欢这个译本,感觉经得住我再读50遍。
断断续续看完。搭车游戏那篇太精彩了!
故事和集名一样,一些带有孤独感伤色彩的,幽默的,失去了严肃性的爱情故事。最喜欢《谁都笑不出来》这一篇。很多篇的主人公都以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胜利,赢过了自己的生活,殊不知他们也失去了很多,而他们也只是游荡在自己虚构的、靠自以为是构建起的胜利当中。他们似乎看轻一些人,觉得这些人愚蠢,但在他们试着去迎合那些疯子,自己倒也逐渐变成了疯子们的模仿者,一种影子的影子。好笑的爱,也许是好笑在这些所谓的“爱”里面好像只有趋炎附势、盲目崇拜、迫切希望走出的迷茫和急需证明自己性吸引力的男人女人们。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很多语句都不通顺,还有很多括号注解,读得很费劲
23 二楼 如果昆德拉举起了一个理论,他是想要玩弄它,如果在昆德拉的人物身上发现了拉康的踪迹,也许是一种智识上的近似,他也不是通过人物来阐发一种理论,这个人物构成现实性质的一个侧面,挑逗他,喂养他,只是为了让他恰如其分地嵌入小说的现实。 无论他那些萨德式的长篇大论看起来多么像一份准哲学的宣讲,这里弥漫着的都是反哲学的蒸汽。想要从他身上学点什么的小说家,最后未必记得他的技巧,但是会记住他的态度,他处理现实的方式。这种态度和这种方式,大过他所处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