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一知半解的封面

一知半解

[英]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出版时间

2013-01-01

ISBN

9787532760442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个人只有失去了对未来的好奇心,才到了写自传的年纪。”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一知半解》是他唯一的自传作品,是二十世纪作家自传中的经典名著。伊夫林·沃从自己家族父系母系的祖辈写起,描述了自己从童年时代历经蓝星、牛津的学生岁月,直到担任私立预科学校教师这第一次职业失败为止的经历,全景式地展现了他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 私立预科学校那段不堪回首的职业经历直接促发了伊夫林·沃成名作《衰落与瓦解》的创作,而牛津大学的生活则在其名著《故园风雨后》中以挽歌的风格重新得以诗意的呈现。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他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早期的讽刺小说《衰落与瓦解》、《邪恶的肉身》、《黑色恶作剧》、《一把尘土》等,创作中后期则有长篇巨著《故园风雨后》、描写二战的《荣誉之剑》三部曲以及自传《一知半解》等。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遗传
第二章 环境
第三章 父亲
第四章 教育的开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
可以朗读的书。之前未读过沃的作品,只觉得这是部相当典型的自传,假如自传需要一个样子的话,大概就是这样。写自己完全的过去,完全与世人所见不同的过去,但是对自己而言却是无可替代的过去。假如某个冬天,给人或有人给我朗读这部书,那可真是太好了。
很辛苦的读完了~果然mean的人对自己也是很mean~一些少年沧桑的句子读来很亲切无力,有些人就是这么预知了自己的命运
对作者本人感兴趣其实还是有些读的价值的,以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为主。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不过最让人感兴趣的牛津时期的八卦没怎么提。但是翻译真的很谷歌,语句不通的段落特别多= =
And after all that he started to become a writer.
对某个人,他只写寥寥几句(我还是不喜欢读自传,这种经过作者自己谨慎挑选出的故事很难打动我(最后一段倒蛮真诚)
有那种老派英国男人的矜持和高傲,譬如嘲讽美国人和女人没教养(笑了)用词很克制沉静,有胶片质感。写自己教育经历的部分蛮有趣的。读完感觉很茫然,总以为还会有下文。没读太多自传,可能大家写自传也不会写到中年甚至到老年吧
您一个字都没提他是吗?
伊夫林·沃开启写作生涯之前的回忆录,童年时代对应一战前英格兰传统乡村生活的部分写得最好,汉普斯特德的父母家、米德尔威奇诺顿的祖父母家可以领略到沃小说中那些古老宅院的风貌。他在蓝星公学度过了战时岁月,从虔诚的基督徒变成了不可知论者,期间现代主义的风潮从欧洲大陆吹到了英伦三岛,但没有妨碍他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学的基础。对父亲的爱和敬重埋藏在字里行间,父亲对朗读和戏剧的热爱让孩子从小就沉浸在文字带来的快乐中,为作家未来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在牛津读书的部分写的比较杂乱,虽然可以看到不少未来作品的人物原型,但读起来还是太像同学录了,有互相吹捧之嫌,越是写到成人世界,越是避重就轻,恐怕很难让身处阶层之外读者产生共鸣。牛津的校园生活是英国未来权力阶层的预科班,衰落与瓦解中的浑小子过不了多久便会接过父辈的旗帜~
沃在这部自传里很明显,写的比较克制,每件事只是点到即止。 我大概能够get到的是他牛津时期的纵酒狂欢的友情岁月和他做私立学校教师时的痛苦和“流放感”的时光,在种种尝试的迷惘状态下,沃才选择了成为小说家,这得益于他童年时期家庭的文学气息的熏陶和他后来对绘画艺术的失败尝试。 翻译太差了,有许多处都不是很通,而且一些术语的翻译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