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美国悲剧的封面

美国悲剧

[美] 德莱塞

出版时间

2014-03-01

ISBN

9787532762699

评分

★★★★★
书籍介绍
故事取材于一起发生在美国纽约的真实刑事案件,男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也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的。克莱德成长于一个贫穷潦倒的宗教家庭,年少轻狂的他在坎萨斯城一家豪华酒店担任服务生,因交友不慎,终日沉湎酒色不可自拔。为了避祸,克莱德前往纽约投奔叔父,并与纯洁善良的贫穷女工罗伯塔相恋。后来他又结识了美丽的千金小姐桑德拉。不久,罗伯特怀孕,要求与克莱德秘密结婚。选择穷女工还是富家女?无奈之下,克莱德萌生了谋杀罗伯特的念头……小说深刻揭示了20世纪美国人金钱之上、欲望膨胀的生活观和普遍的幻灭观,并因其在当时看来有伤风化的描写而遭到查禁。 西奥多 德莱塞(1871-1945),美国著名小说家,著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天才”》等众多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是其代表作之一,曾被搬上银幕,并获六项奥斯卡大奖。译者潘庆舲,上海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退休译审,中国资深翻译家。
目录
美国悲剧
译本序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位翻译已经不是让人尴尬的问题了,是水平问题
故事进展缓慢且克制,人物白描细致入微。零零散散看完我竟然用了半年的时间,这就像《罪与罚》,我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记住那些繁琐的人物关系。这本书作为人物形象塑造典例还是非常好用的,但故事的写法还是不要轻易借鉴,现代观众没几个有耐心的。
我完全是凭借毅力看下去的。心理描写非常棒,尤其是罗伯达怀孕后和克莱德的拉锯战。克莱德和霍丹斯和罗伯达之间的感情真的是爱情吗?如果是,那未免也太脆弱了,不如说是欲望。克莱德对上流社会的态度和现在的青年人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和《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对比看有点意思。看似克莱德比起于连只是缺乏觉悟缺乏智慧,但是运气在其中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好吧我承认对比没什么意思。ky一句美国悲剧真的写得非常罗嗦)(突然想到自己看过漂亮朋友但是完全没有印象了)杀人那一段非常棒。在第三卷尤其是杀人之后的心路历程算是尚可的心理描写吧。
书名换成“中国悲剧”,年代换成21世纪初,无违和感
德莱塞文风真的很巴尔扎克,但巴尔扎克的深度更胜一筹,会产生扎心的致郁效果😐 德莱塞就害行,差不多是个scope较大的故事会水平(咦 这本因为很多涉及宗教的部分,就看得人挺不耐烦的(相比之下法国人就肥肠入世🙈)而且也不知道这是作者写作水平好还是坏,理性上明白男主真是自私又虚荣,但感性上还是会觉得他也挺可怜的,相当于一个结构性问题的悲剧性产物。能看出比《嘉莉妹妹》时期写作能力有提升,但我还是更喜欢那个故事,其中有真情实感的快乐和幸福,《美国悲剧》里除了宗教情感比较real(但令我不适),其他所有各色人等之间的情感都很虚浮,看不到人性的真善美,仿佛就是发臭!发烂!另外这本的翻译真的很令人崩溃,初版应该是94年,但不知为啥用词完全是二三十年代风格,读得就很累😒
全书最精彩的片段也许是克莱德从杀到死的心理状态
寒假读书好时机
克莱登这个小人物苦苦挣扎想要跨越阶级但犯罪丧命的故事。究竟是要信仰上帝还是信仰金钱呢?最后临上电椅他也没想明白。自幼接触宗教,让他对宗教极端反感,后面尝到了金钱的甜头,又感受到上流社会的奢华,令其欲罢不能。归根结底,从小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自己打拼,从未接触到正确的引导,使其一步步走向毁灭。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