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笑面人的封面

笑面人

[法]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出版时间

2014-03-01

ISBN

9787532762729

评分

★★★★★
书籍介绍
《译文名著精选: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贵族后裔格温普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译本序
第一部 海和夜
开头的两章
第一章 于苏斯
第二章 儿童贩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微笑表示同意,可是大笑却往往是拒绝的表示。
太过于啰嗦,好多和情节无关的叙述。总结起来就是上层阶级多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底层人民艰苦朴素。
在雨果梦呓般语言的迷宫里,艰难跋涉的旅人见证了三次闪耀:一是微笑面具下的苦难和悲伤,堪称文学史上最经典设定之一;二是于苏斯施尽平生绝学搭起没有观众的戏台,为蒂造出格温普兰并未离开的假象;三是最后船舱里的重逢,从地狱到天堂再跌落谷底,最后还是只剩一人一狼在世间流浪。
这本书陪着我度过这次疫情...世界名著大概是因为有非常详细的背景描述所以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我以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够折磨我了...没想到这个贵族兴衰史更折磨我..#当代人的耐心大概趋紧于0#
近几年来,头次阅读纯文学小说,五十几万字,五百多页,雨果各种夹叙夹议的写法让我一度放弃。不过遍地金句,典故,知识,还是物超所值。作家左拉却洞悉了这部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即在“悲惨世界”里,统治者要让备受摧残的贱民露出一副“笑面”,以掩饰人压迫人的真相。写了篇书评,容后再说
之前读《悲惨世界》的时候就觉得其中四分之一的内容都可以删去,到了这本书,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雨果往往会在叙述中加入许多有关历史和社会的议论。这种写法是史诗的写法,对《悲》这样的大部头尤其合适,使得整本书都有历史的厚重感。然而,从篇幅上讲,《笑面人》只有《悲》的三分之一,故事情节更是简单,主要人物只有三个。我算了一下,雨果真正实写的情节只有:格温普兰被遗弃,救了蒂遇见于苏斯;格温普兰在在法庭得知自己的身份;格温普兰在城堡遇见约瑟安娜;格温普兰在议会反驳贵族;蒂死去,格温普兰自杀。然而,大量议论带来的问题是叙事被稀释,导致小说的节奏被打乱。此外还由于主要人物太少,次要人物又都因为缺少正式出场机会而不出彩,再加上最后的结尾实在太过仓促,读完总觉得这书应该还有第二部……
没想到对爱情小说无感已久后竟然在雨果这里狠狠破防了。果然不是爱情无聊,而是有太多无聊的爱情。虽然不能否认关伯兰和戴娅间的情感是浪漫主义的相当理想的爱情,但当雨果用大段大段最纯洁热烈的语言去歌颂这两人奇迹般的相爱时,爱看悲剧如我者也忍不住祈祷他们能够拥有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结局。唉。
炼金术熔炼的是人心,人心才是那纷繁复杂的制剂,任意调配,造就神魔,金子化成灰,而土永远是土,它生养,它埋葬。你活一百年看到的是绝望,你活一千年看到的是绝望,你活一万年看到的仍是绝望,时间的存在是绝望,空间是虚无,你在虚无中绝望地活过。
冗长的古典文学典范。散文式的自我表达和浓墨重彩的,油画般沉、暗、大的画面;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古典的厚重。再加上雨果老头子的思想和辛辣幽默点缀,不失为耐得住性子的、爱好于古典文学读者的一道好菜
他是笑面人,也是王子。太悲惨了!“这个笑容,代表全人类的痛苦。”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