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奥兰多的封面

奥兰多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出版时间

2014-04-01

ISBN

9787532764068

评分

★★★★★
书籍介绍
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 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与女性主义文学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知名文学组织“布鲁姆茨伯里”的组织者之一。其代表作包括:小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以及非虚构作品、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等
目录
译本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伍尔夫作品里叙事比较流畅的一本,从开始就隐隐地模糊了奥兰多的性别,以致变成女人以后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突兀,贴身的《大橡树》表明她对文学的热情从未改变,一首对于文学的赞歌。 “因为阅读的病症一旦在人体占了上风,人就会变得脆弱无比,很容易被另一种苦痛所折磨,那种苦痛藏在墨汁瓶里,躲在鹅毛笔的溃烂处。”
读伍尔夫的书总怀疑她是不是某种四维生物,精神凭借文字摆脱此间身体的束缚,追随着那只野鹅轻灵自如地在时间的维度上穿梭。
她是游走在性别模糊边缘的人,具备波伏娃所说的双性气质,同样永生设定,想起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不喜波伏娃着墨历史掉书袋,更爱伍尔夫从容淡定,跨越四百年历史,纵然历经世事万千,世界不因她有丝毫改变,在外颠沛流离,回到家,惊于家中摆设仍是最初的样子,提起笔,世界回归本真,一切照旧。
超能性转。作为男子的奥兰多让我想起了道林格雷???
相比《海浪》与《到灯塔去》,《奥兰多》与《一只狗的传记》是伍尔夫两本相对好读的小说。
读到最后昏昏欲睡,仿佛和奥兰多一起做了一场梦。本书译者翻译的很好,前序写的也不错,一看就是女译者。
真的喜欢伍尔夫。很喜欢。《奥兰多》跨越了很多:时代、种族、地域、性别,甚至是阶层。不过,这部小说有一点含混的地方就在于“时间”的处理。
很微妙,就好像不是奥兰多在随时间改变,而是时代在随奥兰多而变化
好久没看过这么有效的翻译了,其中几段对比了原文,学到了很多。这本给人的时间感真的很像在看百年孤独。虽然在写奥兰多,但我看到的还是Virginia本人,她的创作,她的生活,她的思考。然后我在想,是不是所有得了“文学病”的人,都无法完全沉浸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都无法抑制地带着一种“元认知”在生活,就像英剧fleabag里主角时不时对着镜头吐槽一样
有的自我需要阅读唤醒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