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鬼的封面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时间

2015-02-01

ISBN

978753276613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作品以1871年俄国无政府主义者涅恰耶夫谋杀案为题材,对当时的进步青年和革命运动进行了诋毁和攻击,同时也对俄国上层官僚和贵族资产阶级给予了揭露和批判。以涅恰耶夫为原型的彼得·斯捷潘诺维奇是个厚颜无耻、丧尽天良的阴谋家,“借革命发迹”的政治骗子,他操纵着秘密组织“五人小组”,指使成员在省长夫人操办的募捐活动中捣乱,还以大学生沙托夫有告密嫌疑为借口,用恶意煽动、欺骗和恫吓的手段迫使小组成员暗杀了沙托夫,事后又诱使无神论者基洛夫承认一切,写下绝命书,开枪自尽,他自己却逃之天天。此外,作者还描写了另一个“鬼”尼古拉斯塔夫罗金,一个没有道德准则、荒淫无耻、专门玩弄女性感情的纨绔少爷,以及这两个“鬼”的父辈和培育者——一个被丑化的自由派西欧主义者的代表。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目录
重要人物表
“描绘人内心的全部深度”
第一部
第一章 代序:敬仰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的若干生平细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比我手上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翻译的要好
这个译本比《群魔》好读。
他四处兜售着自己所谓的“理想”,招揽信众,借此发迹。他是谁?他是我们。而我们们又是谁?我们是这样一个众口铄金时代的构建者。
合上这本书,有种说不出的疲倦。“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 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駸駸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2020010:读完掩卷,有种欲说还休的疲倦,数次想要放弃但又坚持读下来,也是目前读过的陀翁最漫长艰涩的一本,在最近的疫情大状况下,感觉无比的疲惫,这种疲惫不是篇幅太长,而是对于人性的黑暗挖掘到了深不见底的深度,想起《大师和玛格丽特》里群魔舞会的百般原形毕露,人性到底是个世纪之谜,有多光辉高尚,就有多阴暗卑劣,不敢想也不可想。陀翁在书里似乎想要探索很多思考,虚无欲望上帝之爱罪恶受难自我牺牲等,将它们放入人物之间的对话,招致故事显得枝蔓丛生,杂乱不清,读来更添艰难和波折。陀翁无疑是现实主义者,如他所说“描写人类心灵深处的一切”,所以这便是为什么我们要不停的阅读陀翁。
读的第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我还是太嫩了。
我每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总得经历这样的步骤: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下定决心,翻开书;前期倍受吸引,中期险些不敌冗长松散的叙事所带来的倦怠几欲放弃,咬牙坚持读完,终于发现陀大爷不愧是陀大爷,其复杂深邃的洞见所带来的震撼需要之后很长时间来消化和平复。整个过程十分上头,后劲十足。
疲惫。漫长晦涩。要读懂就得了解政治历史背景和圣经,不好读,需要补充大量知识。
痛苦 孤独 压抑 最善的想法也能滋生出罪恶,最虚无的人却有最坚定的理想。不能说读懂了什么,只能把握一点,好好坚持保护自己的理想。 PS:有相当一部分不就是男同四角恋,尼古拉•斯塔夫罗金和彼得•维尔霍文斯基是不是一种黑暗混乱邪恶版ER,反基督和信仰他的恶魔
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一众大佬被批。译者不要太嚣张,有书刚一半就在注释里剧透结局的吗?最后几页了注释还要再剧透一下结尾。真的很影响阅读体验。沙托娃生子一段好感人,但最后两句话就把娘俩写死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