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朽的封面

不朽

[捷克] 米兰·昆德拉

出版时间

2014-12-31

ISBN

978753276672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不朽》主人公阿涅丝,因为受到往事回忆的长久纠缠,陷于人生存在的无可奈何状态当中。故事通过一个在游泳池畔向游泳教练做手势打招呼的一个场景开始,精炼地体现了昆德拉的高妙小说艺术创造力。这本书利用小说的方式来谈不朽,而不是像谈哲学那样。他对不朽下的定义也很简单: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

用户评论
如果生命是无限的,那所有的细枝末节所有的插曲也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些东西在后面都会作为起因一系列的故事。所以,在一切伟大面前,平凡都极其重要与宝贵。
让我认清了自己 虽然没有拯救我 最终是我拯救了我自己
太聪明了,太驾轻就熟了,太自由了。
还得再看看。思想的深度令人敬佩
不朽是一艘贼船
起初,我被文字的氛围所吸引——舒缓、恬淡、带有沉思的气氛与智性的愉悦,有着诙谐的挪揄和耳目一新的见解,有时很辟透。这种盎然的趣味让人觉得很惬意。 后来我发觉,他的写作像一个坏绅士,慢慢引诱,有时停下,顾左右而言其他,丝毫不急。 再到后来,我觉得他的聪明劲儿使我有点厌烦——他到底在写小说呢,还是杂文,或是论文? 到了后期,我已与他熟稔起来。他是一个深思熟虑、侃侃而谈的分析式的人物,挟带着高蹈的趣味和一丝冷感。他有足够的智慧。我重又欣赏起这份气质,而原谅了阅读小说的不悦之处。 看到最后,我惊觉他的小说是如此具有框架性,似乎是一种森林小径的漫步,每一路径都值得歇息玩味,并令人惊讶地在暗中交叉、且共同导向汇聚的地点。 此时,他的哲学的魅力与小说的写作天才才真正结合。
执意还原心理世界的作家,司汤达,三岛,麦克尤恩,都会陷入极度的公式化或者反公式化的迷津。他们执着于使用理性,以及与理性相对的更为细腻的非理性来还原心理。人造的接轨总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偏差,人物的心理走势永远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阈值上,等待着喷发。事实上,人类思考时很难对理智本身具有高度的自觉,始终如一的心理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处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动用各异的思维方式。如果把人物的心理用极端细腻的方式去创制,往后便不会把她放到更低的水准,用不能解释的意外的逻辑来解释其思维。因此过度膨大的心理描写也是在手法上终归刻奇的一种。甚至可以说,心理描写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小说人物统一进“上帝”的声音。
纸书 还需再读
不朽的永远只是象征,抽象而不具体。
生活,生活并无任何幸福可言。生活,就是在这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