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灭绝时代的封面

大灭绝时代

[美]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出版时间

2015-05-01

ISBN

9787532768714

评分

★★★★★
书籍介绍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杂志》年度十大好书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财富》年度推荐好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尔等名人与多家媒体推荐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第六次大灭绝(巴拿马金蛙)
第二章 乳齿象的臼齿(美洲乳齿象)
第三章 最初的企鹅(大海雀)
第四章 菊石的运气(新泽西盘船菊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5年第103本:#译文纪实系列#由悠长生命史五次大灭绝、无数物种的消失、生态群落的不断重组,以及人类历史上“灾变论”、“均变论”等生命理论的发展与嬗递,得出第六次大灭绝即人类世大灭绝的终将到来。过度屠戮、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不断侵入,正如书中所说,“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本书荣获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名至实归,翻译文笔准确流畅,非常值得一读的科普作品。全书十三章,都以某一物种为例展开一个方面的环保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海洋酸化、人类侵入等诸多大课题,如果说前五次大灭绝来自气候极冷极热,空气成分的变化和外来小星撞击等无法抗拒的自然力的话,第六次大灭绝则来自人类的行为,早期的屠戮行为直接导致很多大型动植物灭绝,而现代全球化生活方式则导致全方位污染使物种急剧灭绝,也最终将给人类自己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巴拿马金蛙皮肤上的壶菌来自异域广泛传播;乳齿象的灭绝与人类密切相关;大海雀不怕人不会飞被吃光;菊石生存3亿年以浮游方式养育后代在外星撞击后灭绝;海洋酸化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会在瞬间改变大气成分;珊瑚是神奇美丽的海洋动物可能在未来不久灭绝;树种和鸟类也在大量灭绝;蝙蝠被神秘菌干掉
恐龙不包括蛇颈龙沧龙翼龙,是并列关系,amphibian两栖动物,乳齿象,象牙有乳房状突起,居维叶从白骨中重塑世界从牙齿中重建城市,19世纪早期化石收藏热,现在就是通往过去的钥匙,大海雀灭绝,牛顿促成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鸟类保护法案》诞生,虫黄藻赋予珊瑚彩色,北极柳,听声识鸟,鬼针游蚁,蝙蝠倒挂冬眠体温降至冰点心跳变慢免疫系统关闭,真菌感染致死白鼻综合征,棕树蛇入侵关岛,病菌灭绝美洲板栗树,生物一死DNA链破碎,冷冻动物园,给夏威夷乌鸦手淫,人类一灭绝,所有问题自会迎刃而解,大自然会自我痊愈,
看完《奇幻森林》的当晚读完了这本书,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想起了年初读的《人类简史》——我们是富有同情心的病毒吗?我们是邪恶的吗?我们自诩善良吗?我们的进化是自然的选择,只是比之前的世纪都更为残忍一些吗?——我们自以为顺其自然,把结果留到未来。
在地球的历史上,人类什么都不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和作者相当踏实同样可贵的是作者相当会讲故事,用一些讨人喜欢、引人注意的小细节或玩笑话来串联理论、体验和观点,阅读体验非常好,是我最喜欢的那类能引起读者对整个学科的兴趣的科普书
好的科普从来都离不开科研,用宇宙尘埃的含量来推测白垩纪末期的恐怖事件,从粪便中的孢子类型判断食草动物先灭绝还是气候先变化,还有兴致勃勃想发现人类缘何疯狂的遗传学家Svante,这就是基础科学的魅力啊。保护一个物种的意义不如保护其栖息地/生境的意义大,可是人类真的有办法扭转不断奔向无序的趋势吗?也许正像威尔逊说的那样,一切只是实现了有机体演化的终极反讽,我们能做的只是延缓这一天的到来。
面对大自然,向来觉得我们是渺小的。但每个人的不良习惯带来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物种。希望每个人都能注意,共创值得期待的未来
没有蕾切尔卡森写得好
人类正在有意无意间得导致第六次大灭绝,生物在大量的濒临灭绝,我们人类也很难独善其身。这其中有悲观派也有乐观派,无论如何人类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全力保护维持环境不要再恶化下去,人类的命运最终如何,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