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别了,柏林的封面

别了,柏林

[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出版时间

2016-03-31

ISBN

978753277136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被战争、政治和爱情交织在一起,每一个抉择都可能改变命运。《别了,柏林》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的柏林,体验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思考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是一位英裔美国作家,以描绘20世纪30年代柏林生活著称。他1929年前往柏林,亲身见证了纳粹兴起,其作品带有浓厚自传色彩。代表作《柏林故事集》深受赞誉。他还与奥登合著《战地行纪》,记录了1938年周游中国的经历。伊舍伍德作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得国际大奖,被誉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推荐理由
《别了,柏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30至1933年柏林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多个章节展现了柏林市民的生活、社会变迁以及政治动荡。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探讨了金钱、爱情、友情、背叛、欺诈等复杂情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历史小说,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社会反思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20世纪30年代德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阅读历史小说,希望通过故事了解历史背景的读者
关注人性、社会问题和道德选择的读者
喜欢深入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柏林日记(一九三〇年秋)
萨莉·鲍尔斯
吕根岛上(一九三一年夏)
诺瓦克一家
兰道尔一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Ischerwood身上展现了明显的阶段性,我本来是因为《Cabaret》才去看的原著,没想到原著相较于改编非常平庸,Sally比起Wedekind笔下的Lulu不晓得差了几个马身。反倒是《诺瓦克一家》和《兰道尔一家》两篇,大概是因为伊在小人物身上捕捉到了那种大灾变来临前动物特有的焦躁,下笔显得既温存又悲怆。写第二部分《柏林日记》的时候纳粹势力已经开始扩张,Ischerwood再次证明自己驾驭不了格局太大的题材,他的冷眼和同情里有一种自诩共产党人的梦幻,以及异乡人的合法退避。
他....还是写基佬的好(。
对最后两章触动最深,纳粹上台前夕的柏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排犹政策,“黄衫军”充当政治警察等社会乱象。
充斥着人世百态的黑色幽默😏
短篇小说集被我读得跟个长篇小说似的 最近是得把开篇过的存货清理清理了 伊舍伍德的白描功力深厚 希特勒上台前的城市 政治 经济 阶层 都被他扒得彻底又深刻 同志的身份又让他在描写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展现出细腻和饱满
willkommen,bienvenue,welcome👋
观感非常好,适合拍成一部小电影,不知为啥没有导演改编?叙事语言有点伍迪·艾伦那味儿,但没那么装逼(bs)历史背景很深刻。短评说“在柏林浪费纸”的我不是很懂,你的不浪费是哪种书。
“它的温暖不过是一种幻觉,一种冬季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伊舍伍德文笔还是不错的,前3/4有点像《蒂凡尼的早餐》那个风格,最后收尾加入政治元素感觉有点没收住
“她不过在按自然规律适应新变化而已,就像动物到了冬季就要换毛一样。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像施罗德小姐那样适应着环境。说到底,不管是什么政府掌权,他们都是命定了要在这个城市里过下去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