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冻结时期的诗篇的封面

冻结时期的诗篇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出版时间

2018-08-31

ISBN

978753277144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波兰文学专家译介,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诗歌全貌

★二十世纪伟大的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70载创作,335首诗歌

★诗的见证,比新闻更可靠

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他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他的诗歌,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或对信仰的追寻,都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诗歌对死亡、战争、爱与信念的探索扣人心弦,震动人心并令人为之深思低回: “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其本身已远非任何语言可以形容。”

《米沃什诗集》汇集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几乎所有的诗作,分四卷呈现。本书为《冻结时期的诗篇:米沃什诗集Ⅰ》,收录米沃什诗作56首,来自《冻结时期的诗篇》(1933)、《三个冬天》(1936)、《拯救》(1945)《白昼之光》(1953)、《诗论》(1957)和《波庇尔王及其他》(1962)。多为长诗,既有色彩浓郁的抒情与描写,也有激烈愤慨的嘲讽与批判。在此期间,米沃什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写下《菲奥里广场》等名篇。

《着魔的古乔:米沃什诗集Ⅱ》

本卷收录米沃什诗作73首,来自《着魔的古乔》(1965)、《没有名字的城》(1969)、《散诗》(1954—1969)、《太阳何处升起何处降落》(1974)和《珍珠颂》(1981)。多为诗人移居美国后的创作,部分作品透露出他定居新大陆的幸福感,但仍不乏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故土追忆:米沃什诗集Ⅲ》

本卷收录米沃什诗作87首,来自《故土追忆》(1986)、《纪事》(1985-1987)和《彼岸》(1991)。诗人追忆已逝的人和难以涉足的故土,沉思我们共同的命运,但“还是学不会妥帖叙事,平心静气”。

《面对大河:米沃什诗集Ⅳ》

本卷收录米沃什诗作120首,来自《面对大河》(1995)、《路边的小狗》(1998)和《这》(2000)。诗歌包含了与其他人士的往来对话,对人世的描述冷峻,字里行间热血依旧,延续了对善与恶、真实与自由的探讨。诗人将个人经验和历史视角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启示性的洞察力。

Czeslaw Milosz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

波兰作家,翻译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米沃什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

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

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冻结时期的诗篇:米沃什诗集Ⅰ》
前言..........I
冻结时期的诗篇(一九三三)..........1
肇事者..........3
三个冬天(一九三六)..........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在这里每一步脚都能踢到,未被掩埋的亲人的尸骨。
米沃什一直是在我心中处于顶尖地位的诗人。由于独特经历他不是一个单一诗人,就像他在诗中说的“是的,我想做一个五种感官的诗人, 这就是我不想成为单一诗人的原因。 是的,思想比柠檬这个词的分量要轻……可惜该书翻译还是颇让人失望,故无法打分了。
诗歌的题目都挺诗意的,诗文却不太能get到内在的点。
布满仓促与历史堆砌,热情是有的,但味道真的寡淡,几乎找不到丝毫勾起人兴趣的点,麻了
米沃什诗集第一卷 像奥登一样难读。
于7.27长沙阿克思书店购。
从这本书开始 我无法去苛责任何一个诗歌的译者 我想站在巴别塔上的日子是孤单的 也是自我怀疑的 诗歌本就是语言的最高形式 尤其还是米沃什的诗歌 能从盗火者的怀里感受到一丝温暖 我都会感到感激 哪怕这火是二手的 但至少这火是真的火
是谁啊 一把年纪了沦落为数据女工 在超话做数据用掉整本诗集🥺🥺🥺
可看作米沃什早期诗歌及米沃什诗歌风格的形成史,很难相信还这么年轻,米沃什的诗歌就呈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但就单从诗歌的角度来看,稳定性也可能隐含另一个意思——守旧的、缺乏突破、缺乏创新的。
很丰富,很厚重,最喜欢《赞歌》;诗论部分也挺喜欢,遗产、传承与历史的相互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