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居里厄斯·恺撒的封面

居里厄斯·恺撒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时间

2016-03-01

ISBN

978753277181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以古罗马史为依据创作的《居里厄斯·恺撒》是一出独具特色的名剧。通常认为该剧借古喻今,深入探讨了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专制集权、贵族民主和群众情绪三者之间的错综矛盾关系。 这本戏剧的剧情是围绕古罗马的两个政治党派之间的斗争展开。在剧中,凯撒是独裁派的代表,他功高位尊,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皇袍加身势在必行;而以凯歇斯等人为首的共和派则反对个人专权,企图铲除凯撒势力,但势单力薄,于是蹿掇德高望重的勃鲁托斯参与他们的行动。在勃鲁托斯的带领下,共和派刺杀了凯撒。之后,凯撒的心腹安东尼以热情的演说煽动罗马民众,使他们改变初衷,转而反对勃鲁托斯,并将勃鲁托斯等人逐出罗马城。最后,在安东尼等人的大兵围困下,勃鲁托斯自杀,共和派覆灭。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特以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Sir John Gilbert的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
目录
前言
剧中人物
第一幕
第一景 罗马街头
第二景 同前,广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埃科说,马克思写作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很可能脑子里盘旋着安东尼在凯撒尸身前的演说。
精彩!不是我不爱恺撒,而是我更爱罗马。你们愿意让恺撒活在世上,大家做奴隶而死呢?还是让恺撒死去,大家做自由人而生?因为恺撒爱我,所以我为他流泪;因为他是幸运的,所以我为他高兴;因为他是勇敢的,所以我尊敬他;但是,因为他有野心,所以我杀了他。……为了罗马的利益,我杀死了我最好的朋友;当我的祖国需要我死的时候,我可以用那同一把刀子,把我自己杀死。 好一个懦夫未死已死千回,勇士之死一生一遇!好心有时也教人蒙了眼睛,而荣誉的帘幕之后又有几人真配得上那光辉?
故事just so so,翻译比上一本好多了,出戏的地方明显少了很多。
2020.06.18-2020.06.18
典型的希腊式悲剧,没有好坏,只有立场。容量是少了些,但对于死亡,民主,与集权的探讨都在。尤其对于死亡的追问,是贯穿莎士比亚作品的一贯主题
恺撒横渡卢比贡河,恺撒被勃鲁托斯所杀,恺撒的每一个伤口长出一条舌头。兴高采烈的罗马人满面笑容地在血里洗手。“这出戏上演多少次,他就流多少次血,我们这群人就多少次地被称为祖国的解放者。”
“在他们那一群中间,他是一个最高贵的罗马人;除了他一个人以外,所有的叛徒们都是因为妒嫉凯撒而下毒手的,只有他才是激于正义的思想,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去参加他们的阵线。”
莎翁塑造悲剧人物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很相似,都是通过人物的性格来进一步拉开其悲惨命运的序幕的。勃鲁托斯的性格其实算是宽厚与仁慈的,而奥瑟罗与哈姆莱特更为典型,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他们的幻灭感、对人生的终极叩问,到最后倒下,正是源自其性格的缺陷;再者,莎翁同样善用灵与肉的拷问来呈现主人公的悲惘与绝望,勃鲁托斯三次与死去的恺撒亡灵的对话,哈姆莱特与死去父王化作的阴魂的交谈,都是在侧面衬托人物内心的煎熬与苦痛,《罪与罚》里罗佳多次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幻影对质,挣扎,也是应用了这一悲剧手法。莎翁对戏剧的图景早已烂熟于心:三次加冕,卡尔帕妮娅的梦,没有心脏的献祭牲畜,安东尼的演讲与恺撒的遗嘱,处处皆是伏笔,真是匠心独运!
永远伟大的莎士比亚
“多少年后,我们这出崇高的戏剧将要在那尚未诞生的国家,用我们陌生的语言来扮演”。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