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为身役的封面

心为身役

(美)苏珊·桑塔格

出版时间

2018-04-01

ISBN

978753277566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二卷。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如果说桑塔格日记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这第二卷,会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31岁到47岁,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 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用户评论
个人的情感和生活记录变少,文学和艺术的评论更多,可以看见桑塔格的成长。真是一个复杂的女人。
在31岁到47岁,比一般女人更成熟几分的SS把自己的日记写成了类似于政治成长小说一般的厚厚书册。不同的世界任她跳转,初看觉得肆意松散,但细追就能挖出她的趣味,关于作家啊书啊电影啊等等,也能把脉她的信仰和观点,体会她的幸与不幸。生活本是每个人的资本,要尽可能地据为己有,或许这是她最想说的?我猜。日记本该是对应其时创作的作品来看的,怪我对她太感兴趣,冒进了。
苏珊努力超级爆,我要学习莫惰懈。 不是天才不足悲,不知奋斗自可怜。 神母也爱儿戴维,怜子细节动吾心。 阅读也是疯狂事,我辈对比当加倍。 ——SS的阅读和爱子感动了我,要学习! 心为身役不可悲,我以我身践云飞。 性灵不是无情物,一意孤行自光辉。 —— 三日前开读本书,竟然极好,日记!
很多对布罗茨基的赞赏。非常碎片化的文本,广博和深度从来不是割裂的。(查了下桑塔格是摩羯座,这让人想到三岛由纪夫的“小说家要有银行家的品格”。
能怎么办呢,继续第二卷吧😂问题第三卷怎么没出??? —— 读了这两本日记,发现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不符真是太常见了啊。 传记(别人写的)描述她热情,吸引众人目光,天才,她日记里写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传记写她还挺冷静的,突然来一句别人的评价说是有点情绪化,我还不太理解。 看了日记明白,情感很是丰富啊,也确实是情绪化。母亲对她的影响似乎很大,人到中年还在念念叨叨。 这一本的碎碎念很明显比《重生》质量高了,有些甚至算得上小文章了。年纪大了就是不一样! —— 发现我对很多名人有自以为是的印象……需要多读书来破除一下。
舍不得看,更加碎片更加激发灵感,更爱苏珊
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写的那种笔记吗? 重新认识了这样一个阅读写作治愈的知识分子。阅读成瘾,所以她说要控制阅读。
草稿本。零碎的灵感,观影记录,文献计划,偶尔报菜名。夹杂少量反思,可以看到编辑的工作量,不过怀疑这些东西是否还有出版的必要。词汇和定义的迷宫,读起来像是无意中看到的谁的notion随记。
比起日记,更像是随手记,更加私密、敏感与真诚,真正是面向自己的写。但也因此很散很碎,适合SS的粉丝与研究者翻看,结合《智性与激情》更佳。
-_-《心为身役》应该算是苏珊的草稿本吧?里面基本上都是她的小说和随笔素材。虽然我们都觉得苏珊是个天才,可她自己却从不觉得:“我没有聪明到能成为叔本华,或者尼采,或者维特根斯坦,或者萨特或者西蒙娜·韦伊。我的目标是进入他们的行列,作为一个门徒;在他们的层次上工作。我有一个好脑子,甚至是一个强大的脑子。但我不是天才。这一点我一直很清楚。”为了缩短自己和天才之间的距离,迅速提升知识储备和感受力,苏珊开始疯狂地刷片刷书(这点真的跟我好像)。“我不是天才我怨恨吗?我是否为此伤心?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吗?我想,代价是孤单,以及非人的生活;我现在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希望是暂时的。”不过苏珊的自律也仅限于阅读和写作。现实中的苏珊身份多栖性格多面。她的世界多彩,尤其是感情生活,一直都随意/混乱/抓马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