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反抗者的封面

反抗者

[法] 加缪(Albert Camus)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53277728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反抗精神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既是个人对不公的抵抗,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挑战。然而,反抗的内涵和意义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反抗的本质,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反抗者》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到反抗的力量。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著名作家,荒诞存在哲学代表人物。1957年,他因作品《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的神话》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加缪的文学作品深刻揭示了人在异己世界中的孤独、异化以及罪恶与死亡,但他并不悲观,主张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使他成为二战后法国乃至欧洲的代言人和精神导师,为世人指明了一条不同于宗教信仰和极权主义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推荐理由
《反抗者》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反抗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体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反抗文化图景。书中对反抗者、造反者、反抗与革命等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揭示了反抗的内涵和意义,还展示了反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本书对于对反抗文化、社会哲学和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想价值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反抗文化、社会哲学和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
哲学爱好者
社会学研究者
文学评论家
以及对现代社会问题有着深刻思考的广大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译者题记《反抗者》至理名言摘抄
译者绪论 ——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作者导言
Ⅰ 反抗者
Ⅱ 形而上悖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果读过作者提过的几个文学作品,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他所试图阐明的反抗哲学。从否定出发,但以审慎的肯定态度在人的限度内创造。那么以任何抽象价值的名义起而反叛的人,便有些许希望不再会变成又一个暴君。这是我的理解。 在讨论“反抗”这一概念时——无论是历史的、形而上的还是文学的,作者的论述似乎都充满了矛盾。阅读之艰难似乎也不能全怪翻译不到位。
一本可以单独取其中章节反复看的书。
终于把这本积灰快一年的书读完了! 全书围绕“我反抗,故我存在;我反抗,故我孤独。”展开,加缪从历史哲学到文学艺术分析其中的造反与反抗,无论是虚无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形而上悖逆的反映,只是否定形式在变化。加缪还不忘强调否定的限度,并因此强调创造性,强调美的价值(总感觉加缪思想中有中庸的成分) 正如译者所说,加缪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观没有萨特出色,而文学艺术方面则更为杰出。尽管文中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谬误十分精彩,即以客观性推论出主观性的形而上的虚幻未来,但是还是有不少矛盾与漏洞闪烁在书中,而在“悖逆与艺术”中,加缪的文学理论则显得更为完整。 PS:译者不知为什么老是写一些感叹词放在句末,好有违和感,太突兀了……
给我找本比这行文还恶心的书出来。
“弓已拉开,木把吱吱作响,弓张开地最满的时刻,一支箭离弦疾射出去,那是最刚劲也是最自由的箭。”
看过了但放佛又没看过,等读完其它各种思想后再回来看吧。
上个月读了兰波的《彩画集》,这个月遇到了加缪评论兰波。加缪指出兰波的超现实主义本身会走向虚无,并且是“最糟糕的虚无主义”——“他是一个不可制约的矛盾”,因此兰波避开了矛盾,他沉溺于童真和梦幻,以超现实的方式遁入虚无。加缪呢,加缪梳理反抗的思想来应对跟随现代而起的虚无主义,这也可以说是加缪的《虚无时代》。他需要的是超越虚无主义的反抗,即审慎和自觉的反抗,明确反抗的行动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一切问题(这个奢望导致许多思想者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类永远无法达到必然王国,但加缪强调反抗者需要面对一切的勇气。加缪的文字穿梭于哲学和文学之间,并不容易梳理清晰,但可以看到加缪一直在强调他的态度:拒绝神圣和永恒,但不放弃希望和对人之爱。
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存在”更强调付诸于行动的加缪的“我反抗故我存在”,两者本质其实是相通的,但后者比前者更有实际意义。
不管怎样,希特勒发明无休止的征服运动,否则他身无长物。可是在国家层面上,却是永久的敌人,就是永久的恐怖。国家与“机器”融为一体,等于与整个征服和镇压的机制融为一体。针对国家内部的征服称为宣传,用法朗克的话来说,“走向地狱的第一步”,抑或称为镇压;针对国家外部的征服,是创建军队。所有的问题就这样军事化了,以强力和效力的目的提出来了。总司令制定政策并决定行政的主要问题。这项行为准则,从战略上讲无可辩驳,已经在民生中普及推广了。一个元首,一个民族,意味着一个主子和千百万奴隶。
译者序也太长了吧。。读了前面作者序 翻译看得我头都痛了 换一版读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