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告别的仪式的封面

告别的仪式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出版时间

2019-08-31

ISBN

9787532778492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新知识分子”萨特的临别肖像

波伏瓦与萨特的终极对谈

伴侣生活 = 智识对话

“这是我的第一本——也许是唯一一本——您不会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

《告别的仪式》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记录下的让-保罗•萨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离地刻画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萨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为之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事业,以及他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

1970年,萨特65岁。两年前的“五月风暴”虽然已经结束,但余波未平,深受该事件影响的萨特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角色,提出了“新知识分子”的概念。同时,他担任着数份报纸的编辑工作、参加集会、召开记者招待会支持受迫害人士、筹备电视纪录片,在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

但无法忽视的,是不断折磨他的各种病症:高血压、视力下降几、脑损伤、尿毒症……

“我的健康资本已经耗尽了。我活不过七十岁。”

“事实上我没有死,能吃能喝。然而作品已经写完,在这个意义上,我死了……”

日益炽长的焦虑情绪折磨着萨特。他想到了他的身体、他的年龄,想到了死。一个哲学家如何面对自己的痛苦、疾病和死亡?一个终身践行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作为最接近萨特,也是对他最重要的女性,波伏瓦依据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写的日记,以及从朋友的笔录和口述中收集的各种材料,详细记录了萨特最后十年的生活,无数巨细靡遗的细节和如同亲临现场的对话,罕见地展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萨特。

在波伏瓦的记录后还附有她与萨特的长篇对谈,萨特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的家庭、童年和求学经历,并且梳理了对文学、哲学、阅读、写作、音乐、绘画、平等、金钱、时间、自由、生命等诸多主题的思考。

“他的死却把我们分开了。我死了,我们也不能重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地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

目录
前言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史铁生说爱情是世上唯一自由之地 彻底的坦诚带来彻底的自由 看到萨特和波伏娃毫无保留的聊人生 性爱 政治 文学…我想这就是史铁生描述的因对彼此彻底的坦诚而带来的精神上绝对自由 同时他俩的开放关系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典范 性 爱情 婚姻 并不需要三位一体 而所谓的Soulmate 其实只要有一方面非常契合就可以
书挺好看的,可以一窥萨特的精神世界,坦诚得天真,我确定萨特跟波伏瓦之间不是大众理解的爱情,是超越友情的同志之情。但萨特关于与加缪决裂的讲述,以及他对加缪的看法,我抱质疑态度,特别是还讲了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有点酸哈哈。个人认为萨特没分清哲学与文学的界限。
真好,从年轻气盛到尿失禁都有人一起叨叨叨~
波伏娃对萨特临死之前的一段日子的记录材料还蛮珍贵。后半部分是关于他写作分主题的访谈。
即使是前半部分的直面告别后的追忆也充满了克制。告别一直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无法想象在写“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地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时有着怎样强大的内心。大概是能直面自己”在害怕和希望之间摇摆”时的脆弱,在能在告别来时如此坦然。第二部分谈话无所不包。论阅读:“把时间放在一个为读者创造并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时限之中,在阅读的同时,时间就变成了读者制造出来的客体。”谈写作:作品的必然性,在于将词语以某种形式粘合成张力,在阅读时由读者界定时限,产生和作者的复杂关系。论平等关系: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分类法于自身的、并为自身而存在的真实的实在性之上架构出的现象层面上人的地位。论自由:历史凌驾于个人意愿之上,社会变革的大潮不考虑个体的立场,孕育一种有益而有时显得可怕的低调。无话不谈,得卿如此,夫复何求。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一个作家必然是一个哲学家##对谈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几个晚上都难眠,有时是反复思考,但更多时候是无法理解的懊恼,对自己无知的懊恼,但又很庆幸遇到这样一本书,遂决定适时二刷,这次或许只读懂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莫名其妙选了两本传记来看😂😂😂给我恶补了顿法国历史😓😓😓 感觉波伏娃老师每天都在度假。。。 这书除了封面好看 内容一般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尤其在思想上容易被左右,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 我一遍遍做笔记去理解,哲学与文学的意义。去理解自我实现的价值,从字里行间里去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多句金句通过对话的口语呈现 如同隔世的交谈,如同那句话 哲学是未来的对话,在大时代背景之下 在时间节点上形成的震荡。
看完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尚未开始。以年为单位,记录了与萨特最后几年的生活与相处。面对爱人的死亡,也在思考自己的死亡。没有人知道怎么才算好好告别了,但是,当萨特彻底闭上眼睛时,波伏娃希望能最后一次躺在他身边。
回忆录部分更偏向于流水账式的记述,对谈的部分又太零散,观感上类似于未经加工的“生”材料。而抛开材料本身与现实的吻合程度,这些文字的确从生平经历、个人喜好、创作思想、政治态度等方面拼接起了一个关于萨特的丰富的形象,对于波伏娃及其他热爱萨特的人来说即一种铭记逝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