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皮的封面

[意] 库尔齐奥·马拉巴特(Curzio Malaparte)

出版时间

2018-12-01

ISBN

9787532779109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个离奇、幻灭、让我们陌生的野蛮世界 一份引领人们通往欧洲地狱最深处的指南 米兰·昆德拉倾力推荐,马拉巴特反战之作 以黑暗的诗意唤醒人类良知 《皮》的情节很短,但人类无限长的历史在其中时时呈现……让人看见什么是令人悲伤、不会改变的人性。——米兰·昆德拉,《相遇》 《皮》出版于1949年,1981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小说以二战时期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解放意大利为背景,记述了主人公作为盟军联络官在那不勒斯的所见所闻,刻画了一幅幅战争背景下的意大利平民、美军军官、欧洲上流社会贵族的生动画卷,凸显了人性的多面,展现了战后欧洲的精神状态。作者马拉巴特以亦真亦幻的文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为了生存和皮会堕落,为了尊严和信仰也会救赎,这也是本书起名“皮”的原因。 库尔齐奥·马拉巴特(1898-1957) Curzio Malaparte 意大利作家、记者、外交官。因其代表作《完蛋》(1944)、《皮》(1949)等获得国际声誉。1951年导演电影《被禁止的基督》,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柏林电影节柏林市特别奖。
目录
第一章 瘟疫
第二章 那不勒斯的处女
第三章 假发
第四章 肉玫瑰
第五章 亚当的儿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悲痛,也触及到了之前思考的一些问题,为不致死而搏斗和为活着而搏斗。翻译很流畅舒服。
真正的“短句像刀口,长句像结痂”。视角和写法都堪称同类中的异端,有点像十二篇战地游记或是片段式的纪录片,作者是一个极好的摄影师,拥有一种把人的目光牢牢钉在场景中的掌控力。对话写得像短刺,完全把自己交付给愤怒而张扬的语流,强烈的情感贯穿全书,有几个瞬间甚至给我一种歇斯底里的失控感,但是很可贵。每章的末尾都是一个微型的黑洞,像是高潮时画面全黑的一刻。景物描写也是一绝,有点老式的,带着些旧时代的辉煌,语言兼有华靡与清澈,达成了一种几乎是有悖于人道的残酷美学景观。 我喜欢它在真实/虚构边界的模糊性,马拉巴特一直在挑战虚构文本给读者带来的安全感,不断使读者置身于“亲历”与“虚构”的摇摆之中。
各种残破、不祥的的意境浓重得让人窒息,大量的形容词、副词和没完没了的重复句式加重了阅读时的焦虑心情。本书可谓题材和文体上的双重难读,是一部需要耐心细品的作品。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等我补全了欧洲近代史知识,会心平气和地重读一遍吧。
读第二遍的时候真情实感地哭了,马拉巴特之所以那样地玩世不恭,之所以写出这些惊世骇俗的故事,大概是因为心里掩藏着深刻的痛苦。
马拉巴特的文字,像记者,又像诗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对立又和谐的交融在一起,如同作家模糊了虚构和纪实的边界,甚至让读者和书中的角色(那些单纯的美国军官)一样困惑,而叙述者本人又如何呢?时而插科打诨,时而又痛苦绝望,对欧洲,他怀有极度的爱和极度的失望;对美国人,他一面赞美他们的高尚和纯粹,一面又嘲笑他们愚蠢和天真;对基督教,他先是感慨近半个世纪以来信仰的缺失,而后对这片上帝庇护的土地上几千年来的杀戮深恶痛绝。如叙述者在书中所言,在欧洲见到的一切会让美国人看清他们自己,《皮》不只是一个欧洲人的内心独白和深刻反思,也是秉承着历史的规律,对战后世界的预言~
强撑着看完的,作者怨气冲天,讽刺、批判、说教,没完没了,对战后景象的现实性或者象征性描绘倒是很出色,可惜作者的情绪实在妨碍表达
像在读战争版的尼金斯基手记。
读得头皮发麻,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种方式来表现战争下的状况,以双关以及各种反语方式,单看文字字面意思,还以为他真的多么热爱美国,热爱盟军,其实他说得每句话都是反语,笔下对死人,处女,假发…母亲售卖孩子等场景以及种种议论,作者真的是痛心疾首,看的时候也痛。一切可能与战争无关,与人的本质相关,有人性的光辉,有人性的黯淡,高度发展的经济下一样有那不勒斯处女式的莞式服务。
用絮叨语言讲的仇大苦深的文学,我仿佛看了几部纪录片。
“基督死去是为了教会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变成基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牺牲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