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奥威尔战时文集的封面

奥威尔战时文集

[英]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出版时间

2019-12-01

ISBN

9787532782215

评分

★★★★★
书籍介绍
“谎言就是谎言,无论它是否被人发现。” 《一九八四》作者乔治·奥威尔的战争启示录 多个奥威尔名篇国内首度译介 二战是深刻影响了奥威尔人生经历与思想维度的一个关键事件。在这场一度将英国逼入绝境的战争中,这个有着自由传统的民族(连同奥威尔本人)切身体验了配给制与物资短缺、宣传战与报刊审查、总体战与无差别轰炸。1941年至1943年,奥威尔更是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东方节目组,负责对印广播,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争夺印度人心这个没有硝烟的分战场上,成为了宣传战争机器上的一枚螺钉。可以说,没有二战,奥威尔就不会在他的《一九八四》中写下那三句警示名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而从奥威尔在战争期间留下的形形色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思想进化的脉络和战后世界的图景在他心目中的渐渐定影。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目录
编者说明
“伦敦信件”系列
广播剧系列
克兰比尔
狐狸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奥威尔在1941年错误的预言了1945年。但在1949年正确的预言了1984年。
如果对二战时的国际局势不是非常了解或者十分感兴趣的话,还是挺不好读的。(竟然有人写信觉得乔治奥威尔声音毫无吸引力不适合做广播哈哈哈哈
看的多少有点不MATCH,觉得和之前读的奥威尔感受不大一样,直到后来才知道那部分是战时在宣传机构任职时写的,忽然又敬佩起来了
第一部分最好看
鲜明的二战时期特点。厚厚的一大本,有很多闪光的兴趣点,如战时下议院的辩论、战时食物配给制,物资短缺与黑市、战时的消遣娱乐活动、战时达尔文环游地球考察广播剧、战后印度的独立走向、二战尾期重建考虑、英国人对美国的微妙心理等等。看来二次世界大战之于奥威尔,恰如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之于这个时代的我们!
他……眼力见不行诶,预测的好像全都不对诶🤦🏻‍♀️广播剧跳过了。看描写战时生活的,心有戚戚。翻译很不错的。想不通《向一切告别》为啥子没有发挥出这个水平。
乔治奥威尔在二战期间的杂文和广播剧。篇幅不算长,有些还满有意思的。《大炮和金钱》里奥威尔说战争反而使得英国人更爱读书了,由于德国空袭的缘故,英国人时常要躲进防空洞一躲就是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除了举行小型音乐会外,人们就只有看小说了。而类似快消品的通俗图书市场的蓬发又促进了英国报纸杂志从低俗内容转为严肃报道,间接使得英国全民的文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有些时论脱离背景的话就颇为无趣了,奥威尔的不少预判和猜想现在看来也并不很准。奥威尔对二战时法国人民的选择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这正是他具有人文关怀的体现。只要一个作家牢记悲悯,他就不会沦为鲁迅口中那些“很容易成为右的左”。
关于二战的文章,对当时的局势不了解,不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