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的封面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

[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53278543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20世纪的欧洲大舞台上,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弗的年轻人踏上了寻找自我和情感归属的旅程。他的生活充满了艺术的激情、友情的温暖与爱情的纠葛,交织着纳粹崛起的恐惧与世界大战的阴影。《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带领我们走进这位主人公的心灵深处,感受他与朋友们在柏林、阿姆斯特丹乃至全球各地的冒险与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的史诗,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是英裔美国作家,1904年出生,1986年去世。他的生涯与奥登紧密相连,两人于1929年一同前往柏林,在那里目睹了纳粹的崛起。1946年,他成为美国公民,并选择在美国度过余生。伊舍伍德的作品深受个人经历影响,以细腻的文笔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力著称,他的社会寓言广受赞誉。最知名的小说《单身男子》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多个国际奖项。他的作品《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这部作品被列入美国国家图书馆和《时代》杂志评选的“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此外,他与奥登合作撰写的日记《战地行纪》,记录了他们1938年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曾高度评价伊舍伍德为“最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推荐理由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是一部深度描绘20世纪欧洲艺术与文化背景下的个人成长与情感探索的文学作品。它通过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的视角,展现了他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变迁。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同性恋议题和社会道德边缘人群的深刻洞察,还探讨了艺术创作、友情、爱情与个人身份认同等主题。对于喜欢文学作品中细腻心理描绘、历史背景下人物成长故事,以及对人性探索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20世纪欧洲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文学作品中复杂人物关系和心理描绘的爱好者
对同性恋经历和艺术创作过程有探究欲望的读者
寻求理解和接纳不同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人群。
书籍脑图
目录
致谢
前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过于依赖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回忆录,离小说比较远,有些繁琐拖沓,因此不能提炼、重构、增殖经验而进入人之存在更复杂的境地。
可将此书视作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自传,记录了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游历,一直到移居纽约结束,有一小部分甚至谈到了在中国的游历(篇幅很短,大部分可见于他与奥登合著的《战地行纪》)。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变更里,你可以想象迟暮之年的伊舍伍德在回忆时是怎样在“他者”与“自身”之间做转换,精准、客观的描述,还有时不时幽默的调侃,他将那段时光和身处其中的人物描绘得褶褶生辉。个人觉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与奥登之间的特殊情谊,以及那句战场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某个人的海因茨。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精分”的自传,克里斯托弗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切换自如,也算是一个勇敢而有趣的尝试。 那个时代的同志故事,居然看上去活得比我们现在身边很多人都通透精彩。我最近看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老电影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些电影里的美丽的时尚、前卫的理念、勃勃的生气……怎么我们现在的电影反而没有了? #我像那时候的克里斯托弗一样忧虑着#
中间隔了漫长的时间,才捡起来又读。一开始当轶事录看,很轻浮地觉得有趣。读完后半段,觉得沉重又充满希望。伍尔夫对他的评论太精准“野孩子”。奥登说伊舍伍德是他见过最残酷最无耻的人。我想他们之间的彼此是最赤裸的。他是有“婴儿般的任性”。 哎文章最后终于漂泊到了尽头。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就在这半个兵荒马乱的世界寻找一个归处,但是哪里都容不下。
🥱
作家的自恋莫过于将自身置于舞台中央。或许是站在故事终结点去叙述,可以更从容地呈现自我,而刻意将自身从故事中抽离,似乎是意识到和过往的隔阂,也不乏分享人生的意味。好在寡淡的叙事中有些闪光的碎片,像是自我的本能流露,从中可窥见些许时代意志,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一座深渊。
第三人称的回忆录,颇有一种“二十多岁的克里斯托弗是另一个克里斯托弗”的感觉,比第一人称叙事的《柏林故事集》反而更贴近真实,因此读起来很是奇妙。
对自己内心隐秘面的揭露总有些肤浅与琐碎,不够真诚,当做小说来看,也没啥有趣的地方,不过打着个同性的噱头而已。
我的意愿是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找一个地方可以做自己。
他真的好坦率好直白,对自己的性取向一点也不遮掩,幸好他生得晚,否则就要和王尔德面对同样的灾祸。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