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的两个祖国的封面

我的两个祖国

[美] 埃德温·O.赖肖尔

出版时间

2022-04-01

ISBN

9787532786695

评分

★★★★★
书籍介绍
“好的历史学家,是有偏见的历史学家。” ★一本书带你了解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奠基人赖肖尔眼中的美国与日本 ★出生于东京,求学哈佛,战后出任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力作 ★赖肖尔为傅高义、裴宜理等知名学者的前辈学人,美国“知日派”元老,与费正清一同奠定哈佛东亚研究 赖肖尔一生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把日本视为他的第二个祖国。在这部自传里,赖肖尔用他的生花之笔描绘了孩提时代在日本的生活和后来在欧洲、中国、日本的游学经历以及哈佛的求学生活。 作为学者,赖肖尔一生致力于日本和东亚研究,是哈佛日本研究的草创者,也是哈佛东亚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筚路蓝缕,如今哈佛大学已成为东亚研究的重镇。 作为外交家,赖肖尔经历过二次大战,战后他出使日本。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波诡云谲,作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赖肖尔的这部自传为历史留下了他的证言。 埃德温·O.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中文名赖世和,美国历史学家和外交家,哈佛燕京学社第二任社长,1961年至1966年任美国驻日本大使,1973年创办哈佛大学日本研究所,是美国公认的日本问题专家。
目录
谢 辞
序 言
第一部 生在日本(1910—1927)
1 身为比杰
2 幼年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生于日本,长于美国,求学于哈佛,拓展东亚研究,成为一名驻日外交官,改善美日关系,晚年回哈佛教书著述写作。这一生的经历确实让人羡煞。可能是我太吹毛求疵,总觉得这本自传很多有自我炫耀的成分,总是用一种我有“先见之明”的预言家口吻讲述,多少有点半信半疑。还有一点,比如在担任驻日大使的时候,他总是想让日本人知道“美国是一个本质上不爱侵略和军备的国家,只是为了维持世界上纷争地区的安定,给予像日本这样几乎没有防卫能力的国家安全保障,才必须在西太平洋地区维持一定的军事力量”,这种现在看起来很可笑话语,到底是出于一个老式知识分子的真诚呢,还是幼稚?
同类阅读:大地之子,小姨多鹤,两个祖国,白夜。
将成长、学术、成年生活以及职业生涯打包在一起的回忆录殷实并且充满可读性,最重要还是不“闪躲”任何功绩,也不刻意避免观点的流露- -这种叙述的直接,会拥有畅快的体验,也同样容易走近笔下的记忆。前半部分孩提时期的见闻与游学经历相对更新鲜,因为帮助理清了,也是生动展示了,自我身处双文化背景和身份认知的真切体验;之后职业经历以及更多的情绪还是不免有“包装”与顾虑(像对于首任妻子还有一些交流中的想法,必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坦陈);这部分则侧重于日美关系、东亚研究的开展以及战后在亚洲事务上的处理方式的一种启发与普及。Edwin的一生有动荡起伏,也更有不少与关键事件伴生的时刻;浓墨重彩,也真情流露。【2022 #53】
“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这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所在。回忆录比历史专著能看到更多历史的细节。
赖肖尔一生往返于日美两国间,作为驻日大使,也始终尝试去消弭两国间意识文化的分歧,但终究还是读出一些文化优越感和自我炫耀感
著译流畅,只一天时间就读完了前半部分,也是自己最关心的部分,那就是赖肖尔是如何走上了日本研究的道路。作为在日出生美国人,赖肖尔的身份危机似乎比一般人轻,而且值得留意的是,在欧洲、中国和朝鲜的经历给了他一种更为相对的视角,因此,后来他作为破译密码的上校,在辅佐美国军队进攻方面,也没有特别大的心灵冲突。中国人认为是梁思成拯救了京都,但从赖肖尔这边来看,是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拯救了京都。美国人总是给我一种精力旺盛的感觉,赖肖尔仿佛在这个意义上,特别美国人。
两个祖国只是说说而已,他很幸运也很幸福,他只有一个祖国,那就是美国精英的美国。
读了样章。一个跨越了文化屏障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