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虚无时代的封面

虚无时代

[英]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532787043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内心的困惑和对意义的探寻却从未停止。《虚无时代》邀请你踏上一场穿越世纪的思想之旅,探索艺术与科学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以及在无神论的时代里,人们如何寻找生活的目标和价值。在这部作品中,你会发现艺术家们如何通过创作超越现实,哲学家们如何挖掘生活的深层意义,而科学家则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这不仅是一本历史的记录,也是一份对人类精神探索的致敬。
作者简介
彼得•沃森,1943年出生于英国,是位知名思想史学者,曾担任多个知名媒体的记者、专栏作者,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和《观察家》。他是《今日种族》杂志的创始人及主编,《新社会》杂志副主编。在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担任过研究员。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思想史领域,代表作包括《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德国天才》和《大分离:新旧大陆分道扬镳的历史》等。高礼杰,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法哲学,负责翻译彼得•沃森的部分作品。
推荐理由
《虚无时代》一书深入剖析了20世纪初的社会变迁、艺术探索和个人精神追求,它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还提供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探讨尼采哲学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表达以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本书引导读者思考生活意义的本质、道德责任的定义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对于那些对历史、艺术、哲学或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启发思考、拓宽视野的优秀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20世纪艺术、文学和社会变革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深度思考生活本质和道德责任的哲学爱好者
关注科学与宗教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的心理学研究者
对于如何在物质世界中保持精神追求有疑问的现代人。
书籍脑图
目录
导论 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什么?该指责尼采吗?
第一部分 战前:当艺术尚且重要之时
1 尼采的时代:狂喜、性爱和放纵
2 生活不只一条道路
3 物的享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打折扣地说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作品,很佩服作者跨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敏锐的问题意识,难得这样过度专业化的时代还有这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终极问题的严肃追问也很吸引人。
读刊完全体。对时代“感觉结构”的一次捕捉。一向都认为“大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宏大叙事的问题往往在“叙事”而非“宏大”。
读完后全然是感动,这本身也是沃森说的宏大与崇高,超越与迷人。沃森用600余页的篇幅梳理尼采以来的“思想动态”,记录了人类追求意义和满足的历程。他认为,世界和人并没有因为上帝的退隐而真正变得虚无(尽管虚无始终萦绕在人类的头顶之上),但我们有权利和责任为世界命名。我们有希望找到力量,尽管缺失、倒退和困局仍然存在。没有哪首诗能挡下一辆坦克,但让生命绚丽夺目的希求能让一个人在情感和人格上不断抵达完美。我们要找到更充分的人性,“更远离野兽状态”,这当然是特权,但这特权也是每一个人理应获取的选择,现代的意义在此。
混沌无章
尼采“上帝之死”的宣言,如何催生出今天社会的“空心病”?我们为什么处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一部打破专业壁垒的智识全书,一场拒绝简化的思想盛宴。一趟与大师共同探索灵魂的旅程,一次充满挑战的知识探险。多元化、碎片化的后现代,寻找灵魂的我们,何去何从?
啊!读完了
还是得有足够的很多的哲学知识基础与哲学史背景知识才建议看这本。
我竟然读完了这本人名浩如烟海的大部头。对我来说,着实有些困难啊
一本大文摘,提醒我有这么多经典的书籍还没看,也许一辈子也看不完 千百年来,我们为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而痛苦,也同样没有答案,只能继续生活
能把这样的书读下来真的是需要勇气,我都佩服自己。太多的他人观点引用,看的头晕眼花,就是一本历史书。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